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视学

视学

二卷。清年希尧(?-1738)撰。年希尧,字允恭,广宁(今辽宁北镇县)人。先后在云南、河北、安徽等地做官,一生从政,但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,每赴新任时必带上科技图书和仪器。他主要研究数学和医学,对工程图学兴旨尤高,著有《测算刀圭》三卷(1718)、《面积比例便览》一卷(1735)、《视学》二卷(1729)、《对数广运》一卷、《对数表》一卷、《算法纂要总纲》、《万数平立方表》等。《视学》是中国最早的有关透视学方面的著作,字迹图画,并极精美。在初版自序中,年希尧称:“余曩岁即留心视学,尝任智殚思,究未得其端绪。迨后获与泰西郎学士数相晤对,即能以西法作中土绘事。始以定点引线之法眙余,能尽物类之变态,一得定位,则蝉联而生,虽毫忽分秒,不能互置。”郎学士即1715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(1688-1766),善透视画法,曾给年希尧一本讲透视的书。年希尧认为这书“切要著明”,但图形太少,于是以它为蓝本,“悉次为图,公诸同好”,写成《视学》于1729年刊刻出版。年希尧并不满足,又经数年研究,复于1735年将《视学》增订再版,在再版序言中他说:“视学之造诣无尽也,予曷敢遽言得其精蕴哉。虽然予究心于此三十年矣。…先是予粗理其端绪,刊图问世,特豹之一斑,而鼎之一脔,虽已公诸同好,终不免于肤浅。近得数与郎先生讳世宁者往复再四,研究其源流,凡仰阳合复,歪斜倒置,下观、高视等线法,莫不由一点而生。迨细究一点之理,又非泰西所有而中土无者。”“予复苦思力索,补缕五十余图,并为图说,以附益之;亦可云克物类之变化,而广点线之推移,直探斯法之源流,为视学之梯航矣”。在书中年希尧作了大量精美的例图,多为中国与西方建筑物及器皿等图样,所作诸图均合投影作图原理。他清楚地叙述了透视原理,其特点是用从一点射出之光线将物体投影到一平面上,宜于画远景。景物在透视图上是远小近大,年希尧对此有明确的认识,他说:“凡目之视物,近者大远者小,理所固然,即如五岳最大,自远视之,愈远愈小,然必小至一星之点而止。”《视学》中的平面图形及其画法,论述十分精彩,其中二视图与三视图在我国亦为首见。年希尧十分熟炼的掌握了投影关系。他想象一物悬于空中,各点投影以虚线联接。他把立体图的两面或三面正投影在两个或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,再把这些平面展开为一个平面,就得到两个或三个平面图,其原理与现代工程制图完全一致。年希尧对其所作视图的方法特作如下阐述:“先作底,次作正面,后作侧面;四围尺寸俱备,则全体不烦废心而定也。……类此而推,物物可作,非难法也。”可见他已娴熟地掌握了画法几何理论与作图方法。就画法而言,年希尧采用了量点法、双量点法、截矩法和仰望法。他用得最多的是量点法,其中灭点、量点、主点、基线分别称为乱点、离点、头点、和地平线。又量点法即取两个量点,使之关于中点对称,用这种方法画立体透视图很简单,如《视学》中的第十一图,先作出地面和侧面墙的透视图,两图的灭点取在同一点,然后作出正面的门和侧面的墙,形象十分逼真、自然。年希尧描述透视图中的各种物体“俨若所有,使观之者如历阶级,如入门户,如升堂奥,而不知其为画。或画成一物,若悬中央,高凹平斜,面面可见,借光临物,随形成影,拱凹显然。”除此之外,《视学》还运用了仰望透视法、轴测图上中心光源阴影法等画法。年希尧的《视学》集中代表了十八世纪我国在画法几何学方面的主要水平。世界画法几何奠基人,法国数学家蒙日(1746-1818)的《画法几何学》出版于1799年,比年希尧的《视学》晚半个世纪。因此可说《视学》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画法几何专著,而且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。《视学》初版本国内已无收藏,仅有两部1735年再版本。在法国巴黎藏有一残本,英国有一部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村集

    ① 四卷。明苏志皋(约1545前后在世)撰。苏志皋字德明,后号寒村,河北固安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官副都御史。著有《寒村集》。是集凡四卷。诗二卷、杂文二卷。据汪来后序称“尚有巡抚

  • 伤寒医鉴

    一卷。元马宗素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宗素平阳(今山西临汾)人。从师于刘完素。著有《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》、《伤寒钤法》、《马冠群》、《医悟》等书。此书为马氏根据《素问·热论》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,以驳斥朱肱

  • 独行流芳录

    一卷。清俞钟銮(约1910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不详,俞钟銮字次辂,号荆门,江苏常熟人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举人。写诗著文均有法度,尤擅长诗。死后遗稿未付刊。仅《独行流芳录》一卷印入虞社丛书。此集收

  • 三传折诸

    四十四卷。张尚瑗(生卒不详)撰。张尚瑗字宏蘧,又字损持,吴江(今属江苏)人,清代经学家。康熙二十七年进士,官兴国知县。张尚瑗曾师从朱鹤龄,治《春秋》经传之学。朱氏曾作《读左日钞》,张氏仿其师作《三传随

  • 训蒙字会

    三卷。朝鲜崔世珍(1473-1542)撰。此书全为训蒙而作。所收之字,上卷包括天文、地理、花品、草卉、树木、果实、禾谷、蔬菜、禽鸟、兽畜、鳞介、昆虫、身体、天伦、儒学、书式十六门;中卷包括人类、宫宅、

  • 兵■

    七卷。明尹宾商撰。尹氏无史传,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从其书题名知,其号白豪子、毫翕,汉川(今属湖北)人。生活在明末。《千顷堂书目》著录“尹商《阃外春秋》三十二卷,注:汉阳人。又注:别本‘汉’作‘濮’。

  • 胡氏诗识

    二卷。明胡瓒宗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瓒宗字可泉,一字孝明,自号鸟鼠山人。秦安(今属甘肃)人。正德进士,曾任副都御史,巡抚山东。后为仇人构陷,革职返乡。著述甚丰,有《辛巳集》、《丙辰集》、《鸟鼠山人小集》

  • 宗元集

    三卷。附录《元纲论》一卷,《内丹九章经》二卷。唐吴筠(?-778)撰。吴筠字贞节,华州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少通儒典,文辞工美。隐居南阳倚帝山。后入嵩山,受正一法于潘师正。天宝初年,召入宫中,献《元纲》

  • 读诗商

    二十七卷。清陈保真撰。保真字怀甫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其书博采众说,自诗序以下,《毛传》、《郑笺》、《王注》、《孔疏》、朱子《集传》诸书皆有采录,虽称赅博,但也略嫌驳杂。引成说标明出处

  • 惜抱轩尺牍

    八卷。清姚鼐(详见《惜抱轩全集》)撰。陈用光(1768-1835)录。陈用光字硕士,一字实思。浙江新城(今富阳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累官礼部左侍郎。陈用光系桐城古文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