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书通

读书通

二十卷。明郝敬撰。郝敬(1558-1639)字仲与,一字楚望,京山(今湖北京山县)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进士,历知缙云、永嘉二县,征授礼科给事中,乞假归养。补户科,因事受累,谪知江阴县。后归家杜门著述。尚著《周易正解》、《尚书辨解》、《毛诗原解》、《礼记通解》等多种。前后有郝氏序跋。中分卷二十。卷一论声不止四,为《四韵纠谬》;卷二论音成于五,为《五音谱》;卷三至卷十七,依五声分韵,列举诸字;卷十八至卷二十,辑通假连字为附录焉。是编以人开口是元声,一声为宫,二声为商,三声为角,四声为徵,五声为羽。谐声至五而合,五为天地万物之成数,不可增损。音但可言宫商角徵羽,不可言平上去入。定音为四,有四无五是有宫商角徵无羽。又以五为天地成数,十二者天行之纪,五音十二律,从来远矣。天行而周,故五声尽于六十,乃每声定为十二韵,以同、迟、危、虞、孩、沈、田、调、摩、邪、强、求,为宫声之韵;以统、齿、伟、语、海、逞、忝、窕、么、写、襁、臼,为商声之韵;以洞、稚、魏、遇、害、趁、簟、眺、磨、谢、绛、旧,为角声之韵;以笃、彻、虢、月、黑、欣、铁、涤、末、亵、甲、屈,为徵声之韵;以东、志、屋、药、汗、真、天、殿、禡、削、鉴、鸠,为羽声之韵。是为郝氏理论之梗概。论者谓其说“既无根据,更无标准,其向壁虚造,视昔之以当时见行之音,分隶四声二百六部者,盖更无可取焉”。唯附录所辑连字,可资参考,议论亦有甚是者,不当概从屏斥也。是书刊入《山草堂集》内编,有明万历崇祯间郝洪范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孙武兵法

    见《孙子》。

  • 论语虞氏赞注

    一卷。晋虞喜(277-353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喜字仲宁,会稽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晋天文学家。撰有《志林》三十篇,已佚。《晋书·儒林传》称其专心经传,兼览谶纬。《册府元龟》载他注《论语》九卷,且撰《新书

  • 谈经

    九卷。明郝敬(详见《周易正解》)撰。此书一名《经解绪言》。敬曾著有九经解,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皆单独成书,共一百六十五卷,一百六十七

  • 仪礼释官

    九卷。清胡匡衷撰。匡衷另有《畿内授田考实》,已著录。书首自序称:“周官三百六十,皆纪天子之官,而诸侯之官弗传。春秋列国之官,莫详《左氏传》,而往往出东迁后,不尽可据。惟《仪礼》制自周公,燕射聘食诸篇,

  • 锲不舍斋文集

    四卷。附《诗》一卷。清李祖望(1814-1881)撰。李祖望字宾嵎,江苏江都人。贡生。从梅植之学《楚辞》、《文选》。博通经史,湛精六书。著有《说文统系表》、《古韵旁证》、《唐石经笺异》、《小学钩沉篇目

  • 随盦徐氏丛书

    十种,五十二卷。清徐乃昌(详见《鄦斋丛书》)编。徐乃昌辑清代学者著作为《积学轩丛书》、《鄦斋丛书》,后又辑宋元旧刊为此丛书。所收十种为:宋佚名《词林韵释》一卷,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十卷《札记》一卷《逸文

  • 秦刻九种

    清秦璞订正。秦璞,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。江苏无锡人。此书汇刻了《周易》三卷、《尚书》四卷、《诗经》四卷、《春秋》十七卷、《礼记》六卷、《周礼》六卷、《孝经》一卷、《论语》二卷,《孟子》七卷。《三礼》中只

  • 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

    二卷。清赵培梓修订。赵氏于嘉庆十五年(1810年)将《五方元音》加以修订,成《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》。其改动主要是:将等韵学中的一些概念搬到书中来;将声母代表字换成三十六字母;各韵之下另标明属于诗韵一

  • 百战奇法

    见《百战奇略》。

  • 校邠庐逸笺

    四卷。清冯桂芬(1809-1874)撰。冯桂芬字林一,号景亭,吴县(今江苏省)人。冯桂芬发奋读书,1840年中进士。后授翰林院编修。1844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,期间先后主讲上海“敬业书院”,苏州“紫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