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礼日知

读礼日知

二卷。金淛(生卒不详)撰。淛东阳(今浙江金华)人,万历初,官广东右参政,著《读礼日知》。此书,《明史·艺文志》未著录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搜采赅博,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于明人著述,网罗靡遗,均未涉及。此本为璜川吴氏旧藏,有璜川吴氏收藏图书印记。据首万历元年《自序》谓“隆庆庚午冬,罹母之丧,反(“返)哭居庐,取《礼记》读之,日有所知,则札记之。比禫而除服,以示群弟子,而名之曰《读礼日知》”。二年,海阳刘子兴《序》谓“公命海阳尹冯君,寿(“筹)诸梓,盖元年成书,次年起官粤东,刊板于潮州也”。淛以为《礼》经焚于秦火,作《礼记》者,并非皆为孔子之徒,言或有失真者。又指摘陈澔《集说》“掩陋”,“不能尽窥圣人制《礼》之意。故每篇条举经文,而为之说,尤详于《丧礼》,大抵平实近情,善会经旨,疑所得当。如《读檀弓》谓“‘孔子既祥,而五日弹琴,十日笙歌。有子既祥,而丝履组缨,曾点倚门而歌’。为近诬。知悼子之丧,平公饮酒乐,杜箦酌饮以讽之。‘君前不当称臣谥,未葬亦不当有谥’,为《记》者之失”。《读曾子问》谓“‘女未庙见而死,不迁于祖,不祔于皇姑,婿不杖不菲不次,归葬于母氏之党,示未成妇’。女子以嫁为归,既已成昏(“婚”),见舅姑,固已妇之矣。且嫁女在途,闻父母之丧,已降服期,明既为人妇,则既昏而不祔归葬,于理未安”。《读礼运》谓“大同小康之说,为老庄之见”。《读明堂位》谓“成王幼冲阼而治,乃摄政非摄位”。《读杂记》谓“子为大夫,则父母不能主,是舜可得而臣父。公七踊,大夫五踊,士三踊,乃朝夕奠哭之节,非死至至大殓哭踊之数”。《读祭义》谓“‘孝弟(“悌”)一也,至孝近于王,至弟近于霸’。非圣人之言”。《读表记》谓“‘以怨报怨,以德报德’之说,与《论语》异,不可为训”。则皆明了精确,深中肯綮。在明人经说,堪为上乘;数百年来罕见流传,湮晦不彰,故特著录。此书有上虞罗氏藏明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邯郸县志

    八卷。明张第修,张成教纂,卢龙云续修,宋仕明续纂。张第,山东茌平人,曾任邯郸县知县。张成教,邯郸人,曾任陕西巩昌府通判。卢龙云,广东南海人,曾任邯郸县知县。宋仕明,广东普宁人,曾任邯郸县教谕。万历元年

  • 静轩集

    五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阎复(1236-1312)撰。复字子静。高唐(今属山东)人。至元八年(1271)以荐为翰林应奉。后为翰林学士,浙西道肃政廉访使。大德四年(1300)拜翰林学士承旨。复原有文集五十

  • 中麓山人拙对

    二卷。明李开先(1502-1568)撰。李开先,字伯华,号中麓。山东章丘人。嘉靖八年(1539)进士。曾任户部主事,吏部主事,员外郎中,太常少卿等官职。此编为开先罢太常职归故里时所作对联,署曰“拙对”

  • 别本海陵集

    一卷。宋周麟之撰。麟之生平详见《海陵集》辞目。此本诗六十三首,文四篇。即《外集》一卷,书贾削去标题外集字,作伪帙,以欺世人。此集收入《四库全书》存目。

  • 史通训故补

    二十卷,清黄叔琳撰。黄叔琳,生卒年不详。致力于经史著述,著有《研北易钞》,《史通训故补》。《史通训故补》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《史通训故》之不足,此书与浦起龙的《史通通释》几乎同时成书。浦起龙的《通释

  • 梅花馆诗集

    一卷。《诗余》一卷。清汪韵梅撰。汪韵梅,字雪芬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常熟言应千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有诗《书感》曰:“无限沧桑感,临风慨叹频、科名谁济美,使节早承尘。留得书香在,何妨生计贫。所嗟是巾帼,有

  • 经说

    ① 一卷。清冉觐祖(详见《易经详说》)撰。此书或录其序或偶论一二条,似乎是偶抄成册,以质正于人,不是定本。觐祖平生以讲学自命,对汉唐诸儒恶之如仇,所以此书宗旨也以研求注疏为戒,深存门户之见。② 二卷。

  • 九章算术

    九卷。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。《九章算术》是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。书中内容多反映西汉时期事例,一般认为是在较长时期内,经多人之手纂辑修改而成,刘徽在《九章算术注原序》中说:“往者暴秦焚书,经

  • 周官集传

    十六卷。元毛应龙撰。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。据张萱《内阁书目》记载,应龙字介石,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,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。《周官集传》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,原书久佚,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馆臣自《永乐大典

  • 经锄堂经说

    一卷。没有撰者姓名。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,疑为张维屏所撰。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,篇中有“余尝自龙坪至黄梅”语,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。书中只有文章五篇,都是解说《禹贡》的。其说彭蠡,据《史记·封禅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