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辨惑编

辨惑编

四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元谢应芳(1295-1392)撰。谢应芳字子兰,号龟巢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自幼笃志好学,潜心性理,以道义名节自励。以讲学为业,后举为清献书院山长,固辞不就。元至正(1341-1368)初,隐居于白鹤溪,构室曰“龟巢”,因以为号。学者谥为文青先生。著有《思贤录》等。此书作于至正中,因吴(今江浙一带)俗信鬼神,多拘忌的风俗习惯,乃取古人事迹及先儒问答之词,用以开导愚迷。其目分为十五:一曰《死生》、二曰《疫疠》、三曰《鬼神》、四曰《祭祀》、五曰《淫祀》、六曰《妖怪》、七曰《巫觋》、八曰《卜筮》、九曰《治丧》、十曰《择葬》、十一曰《相法》、十二曰《禄命》、十三曰《方位》、十四曰《时日》、十五曰《异端》。末一卷附录《答陈先生祷疾书》、《与盛教授请除土地夫人书》、《第二书》、《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》、《论吴人不当祀范蠡书》、《疠鬼辨》、《呈长洲县请除淫祀文》、《辨讹》等八篇文章。皆力辟俗见,断然据理以争,与正文互相配合。作者于书中无情地批评佛道方术,抨击世俗迷信。他认为,老庄仙佛之流,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,邪说害正,人人得而攻之。梁武帝信惑佛教的结果,却饿死于台城。宋徽宗崇信道教,妄意求福,结果倾危宗社,流落于金营。昔宋儒储泳作《祛疑说》,原本久佚。惟左圭《百川学海》中载其节本。谢应芳所撰此书,虽然持论近干浅近,但能因风俗而对症下药,用以开导愚迷,有益于劝戒,与储泳书相等,而持论较储泳尤正大有据。书成以后,受到学者好评。曹安澜曾言:昆陵谢子兰,取圣贤回答之词,辟异端者为书,名曰《辨惑编》,经书子史,先儒扶正抑邪之言备载,真可以正人心。书中材料颇为丰富,通俗浅近,所论多有可取,对研究谢应芳的哲学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。有明刻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守山阁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韵综

    八卷。清陈诒厚撰。诒厚又名学诗,字连庭,大梁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其自序云:自束发以来,六书未学,五音未审,每拈一韵,十失八九。乃取《康熙字典》、《佩文韵府》二书详为校核,先于一韵中厘其部画,复于每字之

  • 句漏集

    四卷。明顾起纶(约1566年前后在世)撰。顾起纶,字更生,号元名,江苏无锡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广西郁林州州判。是集为起纶在郁林时所作。前二卷皆游览诗。三四卷名感知篇,凡其所相知者,均为其赋一诗,并附以小

  • 周易会缉

    无卷数。清吴映撰。吴映字沐日,晋江人。其书的根本宗旨以朱子《本义》为主而折衷于《蒙引》、《存疑》诸书。其持论也很平实,但取材太少,用意太拘,尚未能深研精奥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厚语

    四卷。明钱蓘(生卒年不详)撰。钱蓘,字懋登,海盐(今浙江省海盐县)人。明万历中由贡生官于潜县训导。此书内容均为录长厚之事可以为世法者,所以名曰《厚语》。共四卷,分为十六类,每类皆以明人居前,而古事以类

  • 国粹丛书

    三集,三十八种,一百四十一卷。清国粹保存会编。清光绪年间,邓实与黄节等人编《国粹学报》,提倡旧学,尤重宋明遗老的著作。学报之外,刊古人遗著,有《国粹丛书》等数种。《国粹丛书》共出三集,所收多为宋明遗老

  • 六帖补

    二十卷。宋杨伯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伯岩字彦思,号泳斋。代郡(今山西大同)人。淳祐年以工部郎官衢州。著有《九经补韵》,此书考据精确。《六帖补》是增补白居易《六帖》,孔传《续六帖》所未载的内容。全书共分

  • 实宾录

    十四卷。北宋马永易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永易字明叟,维杨(今江苏扬州)人。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。其事迹不可详考。只在《文献通考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里有记载:马永易曾著有《唐职林》、《元和朋党录》、《

  • 竹窗诗文辨正丛说

    四卷。旧本题嚣嚣子编。从书中所引观之,系南宋人。本书作《诗辨证》二卷、《文辨正》二卷,皆摘抄前人诗话、语录而成;词皆习见。只有《李希声诗话》、《薄氏漫斋录》、《世韵语》三书世所少见。本书有收入《四库全

  • 正学堂诗说

    一卷。清王仁俊撰。仁俊生平及事迹皆不详。此书以分析列举郑玄笺注之义例为主体。除举例说明人们所熟知的引用三家今文诗说,引申毛传、改毛传之误几种体例外,又增举了所谓附传、补传、引他经例,与他经违异例,笺说

  • 崇祯新政纪略

    十卷。附吏部大小九卿科道访单一卷。明佚名撰。是书辑天启七年(1627)十月十五日至崇祯元年(1628)三月十一日邸报。关于弹劾客魏逆党之奏疏题本,逐日编载。自崇祯即位,朝政一新,有些魏党余孽为求免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