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教灵验记

道教灵验记

十五卷。五代蜀杜光庭(详见《了证歌》)撰。古代评价人物品德,常以“善”、“恶”论之。宗教界更主张弃恶扬善、累积功德,并倡因果报应之说以达其目的。杜光庭也主弃恶扬善之说。据杜光庭自序所述,谓人为善者,天降百祥,为不善者,天降百殃。认为罪福报应,如影随形;并称历代以来,应验的有许多。他撰《道教灵验记》,就是编集道门中罪福报应之灵异,以劝戒世人,以导世人为善去恶。书中第一至三卷,记述宫观灵验三十四事;第四至五卷,记述尊像灵验二十三事;第六至七卷,载记老君灵验二十一事;第八卷,载记天师灵验十事;第九卷,载记真人灵验十二事;第十至十二卷,载记经法符录灵验三十二事;第十三卷,载记钟磬法物灵验十三事;第十四至十五卷,载记斋醮拜章灵验二十二事。所记诸事,自汉魏六朝而至唐代。此书卷首有宋徽宗(据《云笈七签》本当作“宋真宗”)序,是为宋代刊刻时所附加。据杜光庭自序与《文献通考·经济考》著录,此书原为二十卷,今传本仅存十五卷,已非完帙。《云笈七签》第一百一十七卷收载此书节抄本六卷,一百二十八条,可与今本参阅。后世道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,清代学者也偶有称赞。《四库提要》作者称此书“所述皆娴于文字,较他道家之书词采可观。”但又因其为神怪之说而感到惋惜,认为“不足据为典要”。然此书所收内容丰富,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教历史、人物、宫观、经法、符录、科仪等,实为可参之著。现存宋《云笈七签》(六卷)本、明《道藏》本,清《四库提要》据两淮盐政采进本,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斯文正统

    十二卷。清刁包(1603-1669)辑。(详见《易酌》)此集所录均为历代理学诸儒生之文二百一十六篇。据《凡例》称“专以品行为主,若言是人非,虽绝技无取。”似乎取去颇为严正。持理虽正,欲扫诸多流派,尽废

  • 千岩和尚语录

    无数卷。明代释元长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元长。俗姓董,字无名,萧山县许贤乡人。自幼聪明过人,七岁经书过目成诵,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。少年依授经师学习《法华经》,据义问师,常常使业师受窘。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。

  • 弘光日录

    见《弘光实录钞》。

  • 禹贡增注或问

    一卷。清胡宗绪撰。此书署“乾隆戊午春病中杂记”,胡宗绪有《禹贡增注》三卷,此书即为《增注》而作。书中所论甚广,论四渎地势水性、论九河、论江汉形势、论三江震泽相因、论河源及三黑水,并论及读经之要以及旧注

  • 兵部处分则例

    七十六卷。清伯麟(?-1833)等奉敕编,伯麟,清大学士。满洲正黄旗人,由进士官至礼部尚书,道光三年调任兵部尚书。是书分“八旗处分则例”和“八旗绿营处分则例”。八旗处分则例分为公式、选举、考劾、限期、

  • 四焉斋文集

    八卷。清曹一士(1678年-1736年)撰。曹一士字谔庭,号济寰,上海人。雍正八年(1730)进士,官至兵科给事中。曹一士工诗文,有《四焉斋文集》八卷,《石仓世纂》之第五种,与其诗集同刻于乾隆庚午(1

  • 春秋释经

    十二卷。清高澍然撰。澍然字雨农,福建光泽(今属福建省)人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深于《春秋》,著作除《春秋释经》外,还有《诗音》十五卷、《论语私记》二卷、《福建历朝宦绩录》四十卷、《闽

  • 铁崖古乐府

    十卷。《乐府补》六卷。元杨维祯撰。维祯生平事迹见《东维子集》条。此集为其门人吴复所编。维祯擅长乐府,此其全帙。乐府始于汉代武帝,后以官署名为文章之名。原与古诗不分,后乃声调迥殊,与诗异格而体裁百出。至

  • 夏时考

    一卷。清安吉(生卒年不详)撰,安吉,字汇占,无锡人,乾隆举人;闭户穷经,兼深音学;以叶韵为非,以为韵有古今,无所用叶。著有此书及《韵准》。是书共六卷,为读《夏小正》考定十二月之节候,读《尧典》考定四时

  • 峡云阁存草

    七卷。《后存草》七卷。明魏浚(约1619年前后在世)撰。魏浚字禹卿,号苍水,福建松溪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,累官右佥都御史,巡抚湖广。魏浚著有《易义古象通》,已著录。其诗本四十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