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华县志

金华县志

①十卷。明胡颂纂修。胡颂,金华县人。《金华县志》万历二十六年(1598)刻本。此志分舆地、官政、人物、杂志四大类,惟以艺文析出,别立一类,为内外篇。又添立要害一目,均为卓识。纂修者姓氏一页,应改订于义例之次。②十卷,图一卷。清赵泰甡修,张纂。赵泰甡,曾任金华县知县。此志为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刻本。全书十卷图一卷,此志盖抄袭万历胡颂志原文,略加改动。于子目中稍为更置。如胡志为义例,此志为凡例。胡志例十六条,此志则十条,其九条皆录胡志原文。胡志五类,此为五类。惟以官政类中贡赋门移置方舆类,以人物类中仕进门移置官政类,改其名为选举。于人物类增立诸科恩荫、例贡、儒官、椽吏、耆德、流寓七目。杂志类去遗学、传疑二目,而胡志遗学、传疑具在。艺文类胡志为内外篇,此为上下篇,内容如故。官师、选举,增载至康熙三十年,寥寥数页而已。其印校谬误,简篇错落。有道光志在,此志不足观览。③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黄金声修,李林松纂。黄金声,道光初年金华县知县,广西上林人,嘉庆二十五年(1820)进士。李林松,江苏上海人,嘉庆元年(1796)进士。前户部员外郎,此志为道光三年(1823)刻本。分为:卷一疆域志,目为沿革表、山川、形胜、坊隅、乡都、风俗、物产。卷二田赋志,目为户口、田数、赋役。卷三至卷四建置志,目为城置、学校、坛庙、桥渡、坊表、宅墓、寺观。卷五官师,目为历官表、宦绩。卷六至卷十人物志,目为选举表、列传,以年代为次,不为类别,列女传四,目为列女。卷十一艺文志,目为经部、史部、子部、集部。卷十二杂志,目为祥异、兵灾、古迹、遗事、序录、辨证。此志体例大雅,设辨正一卷,考证精审。考举郡名,删除星野,足纠前志之误。在近代浙江省诸志中为佳志。现有民国四年(1915)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书偏旁五百四十部

    一卷。清顾蔼吉撰。参见《隶辨》。是书就《说文》部首一一取八分书所有者列之,详著其变体、省体、或体、讹体。其为八分书所无者,则注云‘阙’而说明其省变之体。至为详明,对于习八分书者颇有帮助。有《隶辨》附刊

  • 通鉴问疑

    一卷,宋刘义仲撰。刘义仲生卒年不详,筠州(今江西高安)人。是秘书丞刘恕长子,《宋史》附见恕传末,善诗文,后人将其诗文与其祖父刘涣、其父刘恕编为《三刘家集》。刘恕,是北宋史学家,司马光编《资治通鉴》时,

  • 尚书全解

    四十卷。林之奇(1112-1176)撰。之奇字少颖,号拙斋,谥文昭,福建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宋经学家、文学家。绍兴进士,官至宗正丞。为官期间,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《三经义说》,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

  • 武康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琉筤修,陈殿阶、吴敬义纂。琉筤,道光初年任武康知县。此志为道光九年(1829)刻本。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,卷首序、凡例、图、纂修姓氏,卷一至卷六舆地、子目八。卷七至卷十一建置志,子目

  • 琅琊曼衍

    四卷。明张鼎思(生卒年不详)撰。鼎思字慎吾,安阳(今属河南省)人。万历五年(1577)进士,著有《琅琊曼衍》、《琅琊代醉编》等。此书为考证古文之书。但多抄撮前人之语。其第四卷专解《周易》,多杂录《李氏

  • 纪文达公遗集

    十六卷。《诗集》十六卷。清纪昀(1724-1805)撰。纪昀,字晓岚,一字春帆,号石云。河北献县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。改庶吉士,累迁侍读学士,坐事戍乌鲁木齐。寻释还京,复授编修,官至礼部尚书

  • 嘉定屠城纪略

    一卷。明朱子素(详见《东塘日札》)撰。《嘉定屠城纪略》《纪载汇编》本改名为《东塘日札》,《痛史》本转作《嘉定县乙酉纪事》,为同书异名。所记时日,略有参差,或为传抄之误。而《东塘日札》载侯峒曾溺水不死,

  • 礼记沈氏义疏

    一卷。后周沈重(详见《毛诗义疏》条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是书所辑音多于义,与《诗疏》同。可能其音多为《释文》称引,其义则为《孔疏》删削的原故。沈重于《诗·燕燕》篇,有“协句”之说。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云

  • 研几图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王柏(详见《书疑》)撰。是书前有自序云,温习旧书,有未解者,因画成图,沈潜玩索,万理悠然而辐辏。考《宋史·王柏传》虽载伯曾撰《研几图》,但其本不传,元代诸儒亦未尝一字提及此书。至明永乐中

  • 说原

    十六卷。明穆希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穆希文字纯文,嘉兴(今浙江嘉兴)人。此书成于万历十四年(1586)。十六卷,分原天、原地、原人、原物、原道术五部。杂采事迹,亦间有论断,其体例在类书和说部文献之间。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