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石识别

金石识别

十二卷。美国代那(1813-1895)撰,美国玛高温(1814-1893)口译,华蘅芳(详见《代数术》)笔述。代那,美国著名地质学者,撰有《地质学纲要》、《矿物学细要》等书。玛高温,美国浸礼会传教医师。1843年来华,在宁波传教施医并创办医院,曾赴巴黎、伦敦作关于中国的讲演。1862年回美,在南北战争中充军医。战事结束后再度来华,代表一家辅设电线的公司。1879年任温州海关帮办兼医师,死于上海。曾写有多篇关于中国的文章。《金石识别》为代那《矿物学纲要》的译本,全书十二卷,卷一论金石结成的形状;卷二论金石的形状、颜色和性质;卷三介绍气类、水类、炭类、硫磺类的金石;卷四论□金类;卷五论土金类;卷六至卷八论矿金类;卷杂论石类;卷十杂论;卷十一论金石化学;卷十二讨论金石分类的方法。书的前后未写序跋,其中名词译法与《地学浅释》相同,凡是专有名词无法解释者,或无法用语意表达者,一律采用音译。在《地学浅释》前有同治十二年(1873)华蘅芳序称:自《金石识别》译成之后,因金石与地学互为表里,若地之层次不明,则无法考察金石形成之脉络,故又与玛高温译《地学浅释》,由此可知,《金石识别》当译于1873年之前。虽然本书译文中舛误之处间或有之,但作为传入我国的第一本《矿物学》专著,对于我国近代地学矿学的形成和发展,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有上海江南制造局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象山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清史鸣皋修,姜炳璋、冒春荣纂。史鸣皋曾为象山县知县。此志为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刻本。全书共十二卷,三十目,分为:卷一至卷三为地理志;其目六,为沿革、星野、山川、城池、户赋、物产。卷四至卷

  • 净慈寺志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释际祥纂辑。净慈寺创建于吴越,至明天启间,住僧大壑,始修寺志十卷。清乾隆初,僧篆玉葺续志,裁去数十页,皆大辂椎轮之作。雍乾之际,屡奉特旨修葺,遂为东南巨刹。全志28卷,卷首谕旨、御制文、御

  • 杜律注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元虞集(1272-1348)注。生平详见《平猺记》辞目。此编所注杜诗,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。卷首杨士奇序,称春解题桃树一篇,了然于仁民爱物之旨,深得杜意,必伯生所为。但欧阳元撰集墓碑未载

  • 陶庐杂录

    六卷。也称《陶庐杂咏》。清法式善(1753-1813)撰。法式善字开文,号时帆,人称梧门先生。原名远昌,乾隆帝为改此名。乾隆进士,官翰林,主持坛坫,垂三十年。后散馆授检讨,官至侍读学士。曾任四库馆提调

  • 唐子西集

    二十四卷。宋唐庚(1071-1121)撰。唐庚,字子西,眉州丹陵(今四川丹陵县)人。进士出身,为宗子博士。宰相张商英荐其才,除提举京畿常平。商英罢相,他也被贬置惠州。后遇赦,复官承议郎,提举上清太平宫

  • 刘子

    十卷。又名《新论》、《刘子新论》、《流子》、《德言》等。关于此书的作者,历代众说纷纭,迄今尚无定论。有的认为是梁东莞(属今山东沂水)刘勰撰;有的说是北齐阜城(属今河北冀州)刘昼撰。也有人主张作者是汉刘

  • 高淳县志

    ①二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朱绍文纂修。朱绍文,字在中。汉军镶白旗人,监生,乾隆十二年任高淳知县。卷首列旧序图纪,为志十目:沿革、建置、疆域、山川、学校、纪典、赋役、恤典、寺观、古迹;为表二:官师、选举;为

  • 钟律书

    一卷。汉刘歆撰。辑佚书,清黄奭辑。刘歆字子骏,后名秀,字颖叔,曾与父刘向校秘书,集六艺群书为《七略》。曾欲立左氏春秋、毛诗、逸礼、古文尚书等于学官,颇受讥讪。王莽时,被引为国师。莽征天下知晓钟律者百余

  • 荆溪林下偶谈

    四卷。宋吴子良(1197-约1257)撰。吴子良,号荆溪,临海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理宗宝庆二年(1226)进士,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。著有《荆溪集》。此书凡四卷,所言均为论诗文之语。记事、议论、考辨

  • 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

    二卷。清赵培梓修订。赵氏于嘉庆十五年(1810年)将《五方元音》加以修订,成《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》。其改动主要是:将等韵学中的一些概念搬到书中来;将声母代表字换成三十六字母;各韵之下另标明属于诗韵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