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松茹退

长松茹退

二卷。明朝释可真(1543-1603)撰。释可真,又称释真可,字达观,号紫柏。世称紫柏尊者,明末四大师之一。俗姓沈,17岁出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为僧。20岁受具足戒。万历元年(1573)到达北京法通寺,受教近华严宗师偏融,又从禅门老僧笑岩、暹理等参学。后游历少林寺、浙江嘉兴楞严寺、北京房山云居寺等。一生虽参拜诸方尊宿,但他并没有专一的师承。释可真一生自谓有三大负,即“憨山不归(憨山指南康太守吴宝秀因拒绝朝廷征收矿税而被捕未归),则我出世一大负;矿税不止,则我救世一大负;传灯未续(指他与高僧德清议定续修明代传灯录,因德清被朝廷私建寺院罪名,谪戍广东而落空),则我慧命一大负”。在释可真的有生之年,他发愿重修久已荒废的楞严寺,并命其侍者密藏主持其事。他撰《刻藏缘起》,“陈说刻藏利益,鼓励募刻全藏”,并在他人赞助下付诸实施。他还在礼访隋代高僧静琬所刻石经时,于石经山雷音洞佛座下得静琬所藏三枚佛舍利。可真虽到处兴修古刹,但从未受请担任寺院住持,也从未“上堂”“普说”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因同情南康太守吴宝秀被捕而遭一些宦官嫉恨,并由此受诬蒙难,被捕入狱。万历三十一年(1603)十二月十七日灭度于狱中,世寿六十一,弘法40余年。除著述语录《长松茹退》二卷外,还著有经高僧德清校阅过的《紫柏尊者全集》三十卷,别人纂校的《紫柏尊者别集》四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《长松茹退》一书的内容,既载佛祖之言,又间及物理。为什么以茹退为书名,今人已无法可知。其全集收载他的法语、经释、序跋、铭传、书信和诗歌等。别集则补收全集所未收的杂文,赞偈、诗、书问、语录和附录等。释可真著书对佛教各宗持调和态度,倡导各派相互谅解。他也不赞成悟道只靠禅家机缘及念佛求生净土等说法。提倡弟子通晓文字般若,极重视文字经教。他的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。故德清在《达观大师塔铭》一书中,称可真“宗风足以远追临济,上接大慧”。《长松茹退》一书,对研究中国明代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。该书见载版本是浙江孙仰曾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妙法莲华经疏

    一卷。宋代竺道生(355-434)撰。道生,一般称为生公。本姓魏,钜鹿(今河北省钜鹿县)人,寓居彭城(今江苏省徐州市)。自幼颖悟聪慧,依竺法汰出家为僧,随师姓竺。是我国晋宋间的义学高僧。他有过目能诵之

  • 赤松游

    清丁耀亢(详见《表忠记》)撰。此剧共四十六出,卷首有丁耀亢作《赤松游始末》一文,详细纪叙其事件始末。写王子房负大志,慕张良之为人,死于流寇之难。是为纪念其友王子房而作。有清顺治间刊本。

  • 定海厅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史致驯修,陈重威、黄以周纂。史致驯,光绪初年知厅事。陈重威,武进人。黄以周字元同,举人,大挑二等。定海,为古翁山地,今称舟山,昔日为海疆要区。于宋明为昌国,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

  • 杨升庵夫人乐府词余

    五卷。明杨慎妻黄氏撰。其生卒年未详。是书虽标黄氏撰,但其所作实数不多。黄氏为杨慎之妻。杨慎(1487-1559)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廷试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世宗立,充经筵讲官

  • 杜律注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元虞集(1272-1348)注。生平详见《平猺记》辞目。此编所注杜诗,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。卷首杨士奇序,称春解题桃树一篇,了然于仁民爱物之旨,深得杜意,必伯生所为。但欧阳元撰集墓碑未载

  • 湖州府志前编

    十二卷。清程量纂修。程量,顺治初年任湖州府知府。《湖州府志》顺治六年(1649)刻本。全书十二卷。分为:卷一郡县沿革,目为分野、灾祥、城池、疆域。卷二里亩户口,目为风俗、物产。卷三赋税,赋役。卷四山川

  • 咸斋文抄

    七卷。清查旭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查旭字咸斋。浙江海宁市人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副榜贡生。本集有书一卷,序二卷,祭文一卷,论一卷,传一卷,杂著一卷。查旭有孝行,曾于兵乱中崎岖万里寻父遗柩,为

  • 毛诗析疑

    十五卷。清王嗣邵(生卒年不详)撰。嗣邵字协之,鹿邑(今河南省鹿邑县)人,著有《目耕堂笔记》等著作。此书大旨,以为毛公作诗传,先撮举此诗大旨,如赵岐《孟子注》之有章旨,此即是序,序是毛公所撰,并不伪,但

  • 御定执中成宪

    八卷。清爱新觉罗·胤祯(详见《御纂孝经集注》)敕撰。是书于雍正六年(1728)始撰,雍正十三年(1735)书成奏进,宣付武英殿校刊,乾隆三年(1738)完成,御制序文颁行。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

  • 周礼郑注正字考

    十二卷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德辉字焕彬,又字焕彩,号直山、渔水、郋园,江苏吴县人,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,官至吏部员外郎。此书首有自序,称《周礼》“郑注之精深,全在改字”,“故一一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