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闲止书堂集钞

闲止书堂集钞

诗一卷。文一卷。清陈梦雷(1650-1741)撰。陈梦雷,字则震,号省斋,晚号松鹤老人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梦雷少有才名,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继而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梦雷一生多坎坷,在三藩之乱后,同窗至友李光地贪功卖友,致梦雷受牵,以逮议罪遣戍沈阳,流放十六年之久。在沈阳,由于梦雷学识渊博,诸公卿子弟执经问业者接踵而至。其后,又参与编修《盛京通志》等。康熙三十七年(1696)得以“赐还”,第二年被派往康熙三子胤祉处做侍读,此时梦雷便得以搜辑古今图书,他据胤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和家藏经、史、子、集约计一万五千余卷,雇人缮写“上下古今,类列部分,有纲有纪,勒成一书”,此项工程从1701年10月至1706年4月,书乃告成,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类书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全书一万卷,这是陈梦雷对我国文化事业所作的重大贡献。此后,梦雷又因雍正兄弟争帝之故,再次受牵,复谪黑龙江,终于卒于戍所,结束了其才华横溢又多灾多难的一生。此部《闲止书堂集钞》诗、文各一卷,系陈梦雷之仆杨昭抄录编集,康熙癸酉(1693)刻印于福州。当时梦雷正第一次谪戍沈阳,“有怀莫剖,负谤难明”,抑郁哀怨,不能自已,因而在不少诗文中抒发了他的这种心情。其中《绝交书》与《告都城隍文》,更系统地揭露了李光地在“三藩之乱”中欺君卖友、护短贪功的经过,悲愤之状,溢于言表。此诗文集钞更为当时的“陈李之争”公案,提供了有关罕见的史料,使得这一历史公案真象得以昭明于天下。文集一卷,有赋、书、传序、杂文,共辑十篇;诗集一卷,有五言古、七言古、五言律、七言律、五言排律、七言绝句,共辑五十八首。今有清康熙癸酉(1693)刻本行世,今本有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康熙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研几图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王柏(详见《书疑》)撰。是书前有自序云,温习旧书,有未解者,因画成图,沈潜玩索,万理悠然而辐辏。考《宋史·王柏传》虽载伯曾撰《研几图》,但其本不传,元代诸儒亦未尝一字提及此书。至明永乐中

  • 野菜博录

    四卷。明鲍山(生卒年不详)撰。鲍山,字元则,江西婺源人。曾入黄山,在白龙潭上筑屋,住了七年之久。在此其间“备尝野疏诸味,因次其品汇,别其性味,详其调制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著成《野菜博录》一书。

  •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

    一卷。清胡垣撰。胡垣字紫庭,浦口(今江苏江浦县)人。是书有王先谦序,谓此书“以等韵辨方音,即方音求古韵,并欲有心人依此例广注方音,期于萃音韵之全,览古今之要”,可知胡氏欲从等韵入手阐明方音与古韵。胡氏

  • 乞食图

    清钱维乔(1739-1806)撰。钱维乔,名又作惟乔,字树参,自号竹初,别署林栖居士,江苏武进人。清代戏曲作家。乾隆朝举人,嘉庆年间曾任浙江遂昌知县,后调任鄞县知县。工书画,兼善诗文,尤工词曲。寄居如

  • 孟叔子史发

    无卷数。明孟称舜撰。孟称舜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一说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字子若、子适(一作子塞)。崇祯时国子监生员。入清以后曾为浙江松阳县令。工词典,著有杂剧《桃花人面》、《英雄成败》、《死里逃生

  • 质疑

    一卷。。清任泰撰。泰字阶平,江苏荆溪(今宜兴县)人。此书卷首自识云:“经术有浅深,无是非也。必谓此是彼非,非面质圣人,何以知之?故于古人传注,不敢轻疑,亦不敢轻信。”其谓不敢轻疑也不敢轻信是对的,但认

  • 释亲广义

    二十五卷。清吴卓信撰。吴卓信(1755-1823)字项儒,号立峰,昭文(今江苏常熟县)人。诸生,不仕,精名物制度。尚著《丧礼经传约》、《仪礼札记》、《汉书地理志补注》、《三国志补》、《汉三辅考》等。是

  • 孟子集注指要

    二卷。清董锡嘏辑。是书本于《朱子集注》而申明其未显未尽之说。锡嘏以注证经,熟审于文气语脉之间,颇见融洽。所求义理,与他书讲读法不同,也有时能见其大。如“齐宣王问”章,谓“孟子时,民困已极,故其告君论政

  • 近思录集注

    十四卷。清茅星来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茅星来字岂宿,乌程人。康熙间诸生。朱熹《近思录》,宋以来注释颇多,善本甚少,唯叶采《集解》至今盛行。余下注本,有的粗率肤浅,有的解所不必解,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,有

  • 周易象义

    四卷。明唐鹤征(1538-1619)撰。鹤征号凝庵,江苏武进人。唐顺之之子。少承庭训,于九流百家,天文地理、稗官野史,无不究极,尤归心于老庄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