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令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Qíns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北魏姓。北魏有勤宿·明达。”
读音:Tuòqìhàn【源】 北魏时宇文部族有唾契汗姓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 《姓觿》注云: “源于宇文氏。”则此当为鲜卑族姓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mò lù zhēn【源】 代北姓(7,27,60)。或为古赤狄潞国(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)之后裔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为路氏(17,21,27,60)。②亦作〔没鹿真〕、〔末
读音:xīn liào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(一说为晋大夫)辛廖之后,见《路史》(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辛蓼〕(21)。《元和姓纂》作〔辛相〕(6),误。【人】 辛廖通 ,汉时河间相(
读音:Biàn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亦作㝸(31)。【人】 㝸勒德元,西夏时武功大夫(31,63)。
读音:Xièsèluó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罗氏。”(按: 疑“解”乃“斛”之误,“解瑟罗”即 “斛瑟罗”之讹。姑存疑,参见“斛瑟罗”条。)
读音:Chángshò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仲雍(即虞仲)之后有常寿氏(12,15,17,60)。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人】 常寿邦,春秋时宋
读音:Bōhàn【源】 黔东南苗族姓(402)。
读音:Bié别姓为古代别成子的后代。别姓起源及早期活动地主要在中原一带。别姓历史人物有宋朝别之杰,官至端明殿学士,加兵部尚书,擢参知政事。为人忠厚,为官清廉,不畏权贵。别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