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可抹合剌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抹合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克穆尔哈拉〕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伊克穆尔哈喇”。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抹合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克穆尔哈拉〕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伊克穆尔哈喇”。
读音:Yùěrk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尼玛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尼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zhòng shū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仲叔于奚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60)。②春秋时鲁公族有仲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中叔即仲叔(60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人】
读音:Jiélì【源】 突厥姓。回纥酋长有颉利氏,见《旧唐书》(51,60,63)。颉利系唐时回纥一部落,以部为氏(24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旧唐书》云: “以官为氏
读音:Tà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ggá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满泰之妻为昂噶氏(260)。
读音:Shūgǔsū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/Shi,Syi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chì liè【源】 叱列为代北西部部落名,以部为氏(7,27,60)。一说,系叱伏列氏省字为叱列氏,亦作叱利氏(70)。一说,叱列氏出高车族,而叱利、叱列、叱李,本一姓,后歧分为三姓(242)
读音:Jiǎngqi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ìng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氏,源自嬴姓。秦襄公曾孙谥宁公,后世子孙就以宁为姓。二是以邑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弟康叔的后代被分封于卫,建立卫国。至卫成公时,其子被封于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