佀
【源】 似本字。为姒姓所改。又,北魏时渴侯氏改为佀(21)。【布】 河北石家庄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佀钟,明时郓城人,成化进士,历官御史巡盐两淮、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、户部尚书(21)。佀鸾,清顺治己亥年进士(23)。
【源】 似本字。为姒姓所改。又,北魏时渴侯氏改为佀(21)。【布】 河北石家庄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佀钟,明时郓城人,成化进士,历官御史巡盐两淮、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、户部尚书(21)。佀鸾,清顺治己亥年进士(23)。
读音:qí jīn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
读音:À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贵姓何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ānjiā清代满族姓氏。原籍无考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关佳”,后改为关氏。
读音:Huángji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贝珲、山秦、佛阿拉、宁古塔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黄氏(180)。【
读音:Nàzhēn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蒋觉家支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Zhú【源】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,以其居于烛地,因氏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【人】烛寿,春秋时秦丞相(11,1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
读音:bēn【源】 ①神农取奔水氏之女,后有奔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②古有贲姓,音肥、或音奔。音奔之贲姓,后改为奔氏,见《通鉴释文》(60,62)。【望】琅邪(17,418)。【布】江苏武进(
读音:shī【源】 春秋时有鲁附庸国邿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东南邿亭),后灭于鲁,其后以国为氏(15,21,60)。【望】东平(15,2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
读音:Gǔyě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有古冶子,事齐景公,以勇力博虎闻名(9,11,17,60)。当为古冶官之后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古野,亦作固野(60,62
读音:Zh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。一说与寨氏同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