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贓
读音:Wùzāng
【源】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(31)。
【源】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(31)。
读音:Nāyán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纳颜济达”。
读音:Shíbù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清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什布忒氏,蒙古镶白旗人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此氏。
读音:jiā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嘉父之后,以字为氏(11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晋阳(17,418)。【布】贵州黎平(358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四川彭县(354)、梓潼、山西等地均
读音:Qūmén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9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古今姓氏校勘记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查
读音:Lèbēng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冯(117)。
读音:Hǎ'nà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哈尼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锡喇塔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lí shān与“郦山”同。
读音:Tuōtuōlú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Yī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 “系婴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Q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未道其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