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別帖里歹

別帖里歹

读音:Biétiélǐdǎi
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别帖里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拜托里岱〕(24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ēi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黑肱之后(17)。 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黑氏,见《潜夫论》(62)。 ③唐时突厥姓突骑施氏,后改为黄、黑二姓。 ④彝(130)、撒拉、回等民族均有

  • 读音:shì【源】 ①系自祁姓。帝尧之裔刘累为夏朝御龙氏,其孙在商时徙封为豕韦氏,周武王时封为唐氏,周成王时徙杜城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),为杜氏。杜伯为周宣王大夫,无罪被杀,其子隰叔奔晋,子蒍为晋献

  • 商丘

    读音:shāng qiū【源】 ①高阳氏建都于商丘,因氏(17)。②高辛氏之裔阏伯为陶唐火正,居商丘,主祀星辰,其后以地为氏(7)。③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食邑于商丘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),以邑为氏,

  • 骊山

    读音:lí shān与“郦山”同。

  • 读音:mián晋大夫食采绵上,子孙氏焉。(见《姓苑》)绵氏,晋大夫食采绵上,因氏焉。今大通监绵上县是其地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尔朱氏后改为绵氏;又尔绵氏亦改绵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cáng【音】 又音脏(Zàng)(73)。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②满族姓(344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尤以江苏、河南等省多此姓,2省藏姓约占全国汉族藏姓人口44%。【

  • 渴燭渾

    读音:Kězhúhú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孝文帝时改渴烛浑氏为朱氏(6,12,15,27,60)。一说,改为味氏(17,27),疑误。亦作〔渴足浑〕(7)、〔渴独浑〕(60)。渴烛浑、可足浑、可朱浑三

  • 阿奪

    读音:A-duó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阿尔家支(375)。

  • 邱佳

    读音:Qiū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监生善柱之妻为邱佳氏(260)。

  • 柘王

    读音:Zhèwáng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本姓王,乐浪人。远祖罴,后魏伏波将军,镇武川,赐姓柘王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