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史
【源】 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,后世称为周史,其后因以为氏(6,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周史之后,其后氏焉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此姓应是周代史官的后代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周史(即老子)之后,相传老子曾为周代的柱下史,后世称为 ‘周史’。”
【源】 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,后世称为周史,其后因以为氏(6,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周史之后,其后氏焉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此姓应是周代史官的后代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周史(即老子)之后,相传老子曾为周代的柱下史,后世称为 ‘周史’。”
读音:Dīnglíng本古部族名。早在公元前三世纪,即生活在北海 (贝加尔湖) 以南、独洛河 (土刺河) 以北地方的一个部落联合体,或写作丁零、丁令。族人或以部族名为氏。其俗乘高轮车,北魏
读音:bái dí【源】 狄之别种,故西河郡有白狄部,见杜预《左传》注(12,60)。当以部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白狄国(故城在今陕西延安、山西临汾一带)之后,见《左传》(6,7)。【人】 白狄先生,冯翊
读音:Qīnsà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阿雕家支(375)。
读音:lì fēi【源】 北周时天水、陇西郡羌人姓,碑文皆作荔非氏(78)。同荔菲,亦同丽飞(60,62)。【人】 利非阎永进,前秦时军功曹书佐,宁戎人,见石刻《苻秦修邓太尉祠碑》建元三年题名(70)
读音:Shà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上海、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ǒng见《姓苑》。姓也。(见《广韵》)
读音:L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为栾之讹字。台湾南投、花连、台东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、昌黎、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、
读音:Huīh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辉和系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)。凡五派,出长白山、尼玛察、辉发、乌喇、乌喇布伦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何氏(100,180)。②一作
读音:Dézuòwāwǒ珞巴族姓氏,出自石鲫氏,系出苏龙部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chéng jì居子成纪,以地为氏。(见《姓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