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āng

商姓的起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,出自子姓。传说帝尧继位后,封他的兄弟契于商邑,后建立商国,后来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,称商姓。二是以地名为姓氏,源自黄帝后裔。黄帝的后裔被封于商,其后便以地名为姓氏。三是以祖名为姓氏,源于商代。商纣时有贤臣商容,其后代遂以祖父名为氏。四是以封邑名为氏,出自姬姓。战国时卫国孙鞅,投奔秦孝公,在秦国实行变法,后被封于商,故称商鞅,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氏。

商姓发源地很多,在战国时期,商姓就已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陕西一带。如今商姓尤以江苏、黑龙江、北京、山东、河南等省为多。

商姓历史人物有商高,周代数学家,他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数学著作《周髀算经》,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商泽,春秋末年鲁国人,孔子弟子,为七十二贤人之一。唐开元二十七年封睢阳伯。宋大中祥符二年又封邹平侯。明嘉靖九年称“先贤”。商景兰,清初诗人。明吏部尚书商祚长女,能书善画,德才兼备,后嫁给祁彪佳为妻,伉俪情深,乡里有金童玉女之称。清兵攻下杭州后,祁彪佳投水自尽。景兰深明大义,挑起教子重任,常与子女在家中赋诗唱和,当时传为佳话。

商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封于商(故城在今陕西商县),以地为氏(60,62)。②商时纣王之贤臣商容之后有商氏(9,11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周武王灭商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④系自姬姓。战国时卫公孙鞅封于商(故城在今陕西商县东85里),号商鞅,子孙亦以商为氏(9,12,17,60)。⑤金时女真人乌古论氏,汉姓为商(71)。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商佳氏、乌库里氏等后均改为商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⑥彝族沙玛氏,汉姓为商(132)。⑦为避庙讳,殷姓改为商(132)。⑧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汝南(17),濮阳、京兆(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7%。尤以江苏、黑龙江、北京、山东、河南等省市多此姓,上述5省市商姓约占全国汉族商姓人口60%。【人】 商瞿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河北之承德、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长治,湖北之监利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仡佬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黄帝之昆孙,以地为氏。”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《遗山先生文集》 云: “自典而降,得姓者十四,契始封商,以子命氏。”商,古地名,在今河南商丘,商始祖契所居,后由地名而为国,为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“或谓纣贤臣商容之后。” ③郑樵则云:“子姓。商本上雒,今之商州也。及成汤有天下,始迁于毫而命以殷,然商之号亦未始废焉。商始祖契,其母曰简狄,为帝喾次妃。三人行浴,见元 (玄) 鸟陨卵而吞之,孕而生契。舜命契为司徒,封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④又注: “又秦有卫鞅,本卫公子也,封为商君,子孙亦以商为氏焉。”⑤或为殷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 注云: “(商丘)本姓殷,避宣讳改为商氏。”此之“宣讳”,不知确指何人。⑥或为满族商佳氏所改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望出汝南、濮阳。

春秋时鲁有商瞿,仲尼弟子; 宋代有商飞卿,临海人,工部郎中; 明代有商大节,钟祥人,右副都御史; 清代有商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壘

    读音:Zhōnglěi【源】 汉时刘向为中垒校尉,支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云: “刘向为中垒校尉,支孙氏焉。”“

  • 沙門

    读音:Shāmé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北史》收载。“南北朝有沙门灵运、隋有沙门惠琳、宋有沙门洪蕴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非姓。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为“沙门”。)

  • 读音:Z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灵石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圖色哩

    读音:Tús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一派,出黑龙江懋塔哈村、萨哈尔察、沙济、黑龙江阿克底村、浑春、黑龙江、尼马察、黑龙江穆理哈村、安巴西穆讷、沈阳、锦州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

  • 司马

    读音:Sīmǎ司马姓主要是以职官为姓。古有司马一职,执掌国家军队,后遂有司马氏。司马姓历史人物有司马迁,西汉历史学家。继任其父职务太史令,因对大将军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而下狱受腐刑,出

  • 瑚圖

    读音:Hútú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莽格努特

    读音:Mǎnggé'nǔ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 【变】清蒙古镶白旗中有芒格努特氏(259),〔芒格努特〕似即莽格努特之异译。 【人】莽格努特玛尼,清蒙古镶白旗人,世居喀喇沁

  • 读音:L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古有泺水,在今山东济南西南,或以水为氏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泺,古水名,流经齐鲁间。)《汉语大字

  • 读音:Gěng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春秋时有耿国,后亡,子孙投奔楚国被封为大夫,以国名为姓氏。二是以邑为姓氏,商时祖乙迁耿,盘庚又自耿迁亳,留居耿者遂以邑名为姓氏。

  • 读音:Dī【源】䧑一作奃,见《集韵》(17)。【望】河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 “奃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或音d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