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ǎng

【源】 ①尧时贤人壤父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60,62)。②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以壤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上邽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有此姓(9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沈阳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①其引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尧时壤父之后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据《群书治要》注云:“壤父,相传为唐尧时击壤于道路作歌的老人。”②又注:“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以‘壤驷赤’之‘壤’为单姓。望出上邽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定克

    读音:Wūdìngkè【源】 明清时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流赫哲族人姓(429)。

  • 覺畢

    读音:Juébì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牟惹觉毕〕,属丁惹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Lǚ吕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出自姜姓。炎帝后裔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,被封为吕侯,建立吕国(今河南南阳西)。春秋初吕国被蔡国所灭,子孙以原国名为姓。二是出自魏姓,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犨之子——

  • 跌夫

    读音:Diēf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“唐有跌夫伽延。”

  • 乞顏

    读音:Qǐyán【源】 合不勒,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,以乞颜为氏。成吉思汗曾祖,为蒙古部第一个称汗的首领(436)。【人】 汪古儿,乞颜氏,元太祖时授千户,见《新元史》(399)。

  • 读音:Bèng【音】 又音多(Duō)(7,12,21)、崩去声(Bèng)(60)。【源】 傰伯綮,见《穆天子传》。伯爵,綮名,是傰以地为氏(60)。亦见《集韵》(86)。【变】 与朋,ҍ

  • 圖色

    读音:Túsè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译作“秃八”。

  • 读音:mí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锡伯族姓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(32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、新疆巩留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

  • 尼質阿

    读音:Nízhì’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 【变】 元时改称乃马真氏,明时改称尼麻车氏,至清又译作尼玛察氏(100,180)。

  • 读音:zhí周礼有职方氏,其后因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