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wǎn

【音】 亦音鸳(Yuān)(11,17,80)。【源】 ①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,黄帝时有宛朐,此宛姓之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然,一说宛邑为地名,在今山东荷泽西(87)。 ②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宛,后因邑为氏(17)。③宛,古国名,与苑同(21),当以国为氏。一说即宛丘为古时陈国之都,在今河南淮阳东南(87)。④春秋时齐、晋、郑等国均有此姓(7,17,60)。⑤春秋时楚之宛姓,系郤氏之别(60)。⑥回(178)、满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下邳、南阳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宛春,春秋时楚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辽宁之清原、建平,山西之大同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徽县,湖北之老河口,福建之清流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其源: ①“伏羲师有宛华,黄帝时有宛朐,此宛姓之始。” ② “楚之宛,郤氏之别也。” ③ “春秋时,齐、楚、晋、郑皆有宛氏。”

春秋时楚有宛春,大夫; 明代有宛嘉祥,嘉靖举人,官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ōu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,其注“鄋满”云:“历史上的复姓,一作‘鄋瞒’,单称‘鄋’,春秋时长狄族的一支。后为齐国所灭,其后因以为氏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注:“(鄋),

  • 巴達姆

    读音:Bādámǔ珞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本部落名,以之姓氏。

  • 李叱

    读音:Lǐchì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宋史》收载,“宋有李叱腊钦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Tā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武宣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宣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休屠

    读音:Xiū【源】 匈奴人姓,见《汉书·匈奴传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匈奴姓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Zhào【源】①系自嬴姓,帝颛顼之裔伯益之后。伯益13代孙造父善御,事周穆王,受封赵城(故城在今山西赵城西南),因氏(6,7,9,12,17)。②夏桀臣有赵梁,则造父之前已有赵氏(17)。③匈奴

  • 读音:Xiàn/Shian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5,17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羡〕(60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冀县(60,62),今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桃园(68

  • 毛口

    读音:Máokǒu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孟获

    读音:mèng huò《吕氏春秋》:齐力人孟获之后。一云即宋孟获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宗伯

    读音:zōng bó【源】 周卿宗伯(周制六卿之一,春官曰宗伯,掌邦礼之事)之后,以官为氏(7,17,60)。【人】 宗伯凤,汉王莽时仆射(7,11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