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寧古塔

寧古塔

读音:Nínggǔtǎ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原系地名,后以地为氏(23)。凡八派,出宁古塔、绥分、讷殷、虎尔哈、和佟吉、倭济、萨鲁城新村、哈达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汉姓为宁、刘(180,181)。【人】宁古塔多尼喀,清镶白旗人,世居宁古塔,由闲散从征山东莱阳(23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,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,散处宁古塔、绥芬、讷殷江和佟吉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后或改单姓宁、刘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又,《姓氏词典》亦注:“满族姓,以地名为姓氏。地有二处:一即今吉林宁安;一在今辽宁兴京一带。相传:‘满州最初之祖,弟兄六人,坐于阜,故名。满语呼‘六’为‘宁姑’;‘坐’为‘特’——故曰‘宁姑特’。一讹而为‘宁古台’,再讹而为‘宁古塔’。”(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)。清嘉庆时两江总督铁保妻莹川,姓此氏。又,或云:后改汉字姓宁、刘。宁者,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”而得;“”则来自“宁古塔”之意。(按:满语“宁古塔”表示“各六”、“每六”之意。其中“”,系附加成分。去之,则为“宁武恩”,即“”之数也。“”与“”音近,遂取“”为姓。)

或音nìnggǔt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匠僂

    读音:Jiànglóu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偻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但今本有匹娄氏,而无匠偻氏之文,疑匠偻即为匹娄之讹(7,70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

  • 扎薩呼哩

    读音:Zhāsàhūlī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有载,后或改为单姓“扎”,盖取扎萨呼哩之首音,谐以汉字“扎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Jiā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山东沂水(33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江山(325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临汾

  • 文修

    读音:Wénxi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一说,宋时有叶味道者,异名文修,或以为氏(62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

  • 第七

    读音:dì qī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以次第为氏,齐诸田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潜夫论》云: “齐诸田后。”此亦“以次为氏”,出田氏。参

  • 張延

    读音:Zhāngyá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雅住之妻为张延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shǒu【音】 又音纂(Zuǎ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【望】 西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守恭,宋时惠州人,为苏东坡在惠州荐诗酒

  • 读音:Kuí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汤灭夏后,封夏朝王族的后代到隗邑作首领,建大隗国(今湖北秭归东南一带),后被灭。其子孙以原国名为氏。二是淑隗和季隗之后。春秋时,狄人讨伐廧咎如时,俘获两个

  • 顧相

    读音:Gùxiānɡ【源】 太昊伏羲氏之裔,巴子有五子,为五姓,巴、樊、瞫、相、郑,世居武落山。有赤黑二穴,巴氏居赤穴,四姓居黑穴。专有君长,共立巴氏子务相,是为廪君,徙居夷城,其后有顾相氏、务相氏(

  • 邱林

    读音:Qiū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邱氏。一作“丘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