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ī

【源】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周时师尹(太子之相称师尹)之后,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③师,乐人瞽者(瞎子)之称。自春秋时晋师旷之后,始以为氏(6,7,12)。④金时尚书右丞师安石,原姓尹,为避国讳,改尹姓为师氏(24)。⑤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太原、琅邪、平原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师涓,商纣王时人,为纣作新淫声,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(1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内蒙古之乌海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古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引《风俗通》云:“师,乐人瞽者之称……”以官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亦云:“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风俗通》又注:“周师尹之后。”师尹,《辞源》注有二义:(一)“众官之长。大夫官。《书·洪范》:‘卿士惟月,师尹惟日。’《国语·鲁下》:‘师尹维旅牧相,宣序民事。’”依此,则当以官为氏,然与乐师之师不同源。(二)“指周太师尹氏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‘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’(传):‘师,太师,周之三公也;尹,尹氏,为太师。’”依此,亦以官为氏,系出尹姓。③又,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:“金师安石,本姓尹氏,避国讳改为帅氏。”(按:查金代君主完颜氏未见有名“”者,姑录以备考。)④郑樵又注:“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师氏。”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避讳》,司马师为司马懿长子,武帝司马炎代魏,追尊司马师为景帝,司马昭为文帝。望出琅琊,平原,太原。

春秋时晋有师旷;鲁有师乙;郑有师悝、师触、师蠲、师茷、师慧;汉代有师丹,东武人,哀帝时为大司空;宋代有师范、师维藩,又有师颃,翰林学士;明代有师宾;清代有师帝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查海

    读音:Shācháhǎ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鲁伦(一作克尔伦)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噜伦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尼南

    读音:Ní’nán纳西族姓氏。云南之宁蒗有分布,汉意为“青茨果树”。当是以 “青茨果树”为图腾的氏族,以图腾名族,以族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纳西族》。

  • 布淑滿

    读音:Bùshūmǎn历史上代北地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路史》: 高车十二姓有布淑满氏。一作 ‘布淑沛’ 氏。” 高车,为铁勒族之一部,因其乘坐高轮车,北魏称以 “高车部

  • 臧马

    读音:zāng mǎ匈奴王降汉,武帝封为臧马侯。(见《汉书》)臧马矢,汉时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文修

    读音:Wénxi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一说,宋时有叶味道者,异名文修,或以为氏(62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

  • 读音:Wě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利津(356)、新泰(359)、山西平陆(298)等 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县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卢氏县公安局提供;《山

  • 老萊

    读音:Lǎolái【源】 相传春秋时楚人老莱子之后有老莱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0,62)。【望】 楚郡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“老莱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6,7,11,12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引 《纂要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未详其源。(按: 帙,古代书画外包裹的

  • 表紇

    读音:Biǎohé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高车姓。高车为中国古民族铁勒别称。”

  • 阿謝

    读音:A-xiè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乌玛什千家支,四川越西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