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

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(故城在今江苏武进)及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),故称延州来季子(一说,延陵季子),延氏宜出于此(7,17,24,60)。③汉时西域有延氏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(60,62)。④北魏时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60)。⑤满(344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南阳、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延广,汉时胶东太守,太初三年迁御史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东之东平、陕西之韩城、新疆之塔城及布尔津、江西之崇仁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吴公子札,食采延陵及州来,去 ‘陵’ 称 ‘延’,曰延州来季子,后以为氏。” 此当以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《河南官氏志》: 可地延氏改为延氏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汉书·西域传》 云: “西域亦有延氏。” 望出河南。

汉代有延岑、延笃; 又有延广,胶东太守; 唐代有延素; 明代有延完之,平定人,宁州知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huí【源】大谁长,汉置官名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清时四川南充(60,62)、今湖北武汉、北京(91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谁龙,明时四川南

  • 石古若

    读音:Shígǔruò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之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古苏〕(24,63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

  • 读音:Jiá【源】 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、《直音》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季隨

    读音:Jìsuí【源】 周时八士之一季随之后,以名为氏(4,6,9,12,17)。【人】 季随逢,春秋时宋人(6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周八

  • 慶師

    读音:Qìngshī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)。系自姬姓。吴后有庆师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吴后有庆师氏。”此当系出

  • 韩侯

    读音:hán hóu周宣王锡命韩侯,支孙氏焉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奴丹

    读音:Núdā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元时拓拔按扎儿,太祖时统兵屯平阳,以防金人,其妻为奴丹氏(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讷延〕(24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吉白

    读音:jí bái【源】 莘姓(祝融之后八姓之一)之后有吉白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一说,系自芈姓,春秋时楚公族有吉白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王符 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

  • 读音:M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,62)。广西罗城仫佬族姓(112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广西柳江(376)、罗城(11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
  • 矩具

    读音:Jùj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