憲丘
【源】 宪丘,地名,以所居地为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一作献丘氏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献丘,以所居之地为氏。”
【源】 宪丘,地名,以所居地为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一作献丘氏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献丘,以所居之地为氏。”
读音:Gāoyáng【源】 ①古帝高阳氏颛顼之后,以号为氏(12,17,60)。②高阳,春秋时宋国邑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西),食邑者以为氏(11)。【望】 济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高阳魁,古
读音:Bóhé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即金时蒲古里氏。凡三派,出黑龙江、珲春、爱瑚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博和理〕(260)。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库潭保之妻为博和里氏(260
读音:Fùsīkù清代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富斯库”。
读音:A-huǒ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乌蒙家支(375)。
读音:Zhūěrkè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,世居索伦地方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珠尔克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sì齐大夫简子赐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仲尼弟子端木赐之后,以王父名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 (按:《广韵》亦注: “斯义切”),其引 《世本》 云
读音:xià wù【源】 春秋时卫世叔疾(即大夫太叔悼子)之甥有夏戊氏,见《姓考》(17)及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夏氏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
读音:kuì与蒯同,今临海有此姓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shǐ cháo与“史朝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卫史晁之后。” “以官、名为氏”。——春秋卫国史官名晁者之后,以 “史晁” 为氏。一作
读音:Hóng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世官为姓氏。共工氏之后,本为共姓,后加水旁为洪。二是避讳改姓。如唐朝豫章宏姓,为避唐明皇讳而改为洪姓。自洪姓形成至汉代,主要在今河北、河南、辽宁一带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