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疏
夏世侯伯。(见《路史》)
夏世侯伯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xī g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有夕姑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,春秋时曹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夕姑即夜姑、射姑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
读音:Xiè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之裔申伯,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(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南),后失爵,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唐弘文馆直学士谢偃,卫州人,本姓直勒,其祖孝敬仕北齐,改姓谢氏,
读音:xī chú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西吾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)。【人】 西虚,汉时侍御史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 其注云:“《左传
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阳城有此姓(30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Kàngc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uān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附庸国有鄟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东北),灭于鲁,子孙以国为氏,去邑为专氏(21,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鱄之后有专氏(60,62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
读音:X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芋尹之后有芋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山西交城(350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
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ě【综】 源出不详,广东新丰(296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广西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ìdí【源】 系出隗姓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按:赤狄为古族名,一作赤翟,为春秋时狄人一支,分布于今山西长治北,与晋人杂居。或以族名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