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āng

桑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秦国大夫公孙枝,字子桑,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,或为单姓桑。二是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。

桑姓发源于黄河下游的山东西南部。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,桑姓于河南郡、黎阳郡形成郡望。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等地为多。

桑姓历史人物有汉代桑弘羊,武帝时担任治粟都尉,领大司农。主张重农抑商。在其参与和主持下,先后实行了盐、铁、酒官营,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。此外,还组织了60万人屯垦戍边,防御匈奴。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,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,史称当时“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”。桑介,苏州府常熟人,明代官吏。嘉靖十年举人。曾任山东滋阳知县,任职期间,救饥民数千,抑不法豪民,为民所爱而豪门怨之。遂谢职归田,有《吟史和陶集》等。

桑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零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(7,17,60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秋秦穆公之秦大夫公孙枝,字子桑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,或单为桑氏(7,9,11,12,17)。③神农娶承桑氏,亦作桑水氏,其后有桑氏(60,62)。④古有桑国。秦昭襄二年,桑君作乱,伏诛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⑤彝(130)、满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一作〔桒〕(9)。【望】 黎阳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,5省桑姓约占全国汉族桑姓72%。【人】 桑弘羊,汉时御史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平邑、东平,湖北之监利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泸水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满族、傈僳、纳西、景颇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赢姓。秦大夫子桑之后也。公孙枝,字子桑,以字为氏。”(按:“以王父字为氏”者,公子之为王父者也。今公孙枝之后亦用公孙字为氏。公孙枝,穆公时人。此以字为氏,系出嬴姓。)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谱》注云:“出自少昊穷桑氏,子孙以桑为氏。”③又注:“神农取承桑氏,(亦作桑水氏),桑姓所出也。”

汉代有桑弘羊,武帝时为侍中;晋代有桑冲,黄门郎;清代有桑春荣,道光刑部尚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伍参

    读音:wǔ shēn楚伍参之后,支孙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哈哩特

    读音:Hǎl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锡一作西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哈理特〕(26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陶格之妻为哈里特氏(260)。〔哈里特〕似即哈哩特之异译。

  • 特庫沙瑪

    读音:Tèkùshāmǎ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沙玛家支(375)。

  • 郄祁

    读音:Xìq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南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“南朝齐有郄祁阿婆。” 未道其详。

  • 山大欽

    读音:Shāndàqīn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莫力登哈拉,汉姓为孟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系出 “墨尔迪音”哈拉,后或改为单姓“孟”,盖取其哈拉之首音,谐以其音近之汉字孟而得。

  • 管庫

    读音:Guǎnk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云南西盟中课寨(160)。

  • 墨爾濟吉特

    读音:Mòěrjǐ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赫爾濟

    读音:Hèěrjì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汝鄢

    读音:Rǔyā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