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hǐ cháo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史朝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及《世本》(6,7,11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史晁〕,晁、朝,古相通(6,7,12,17)。【人】 史朝朱驹,春秋时卫大夫
读音:yān【源】 春秋时傿侯之后有傿氏、焉氏、鄢氏、氏(8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傿亦作鄢,春秋时灭于郑,故城在今河南鄢陵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
读音:Wāngyá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ì mén见《姓苑》。以所居为氏。
读音:Bāfé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sū sè nì西域大宛王姓。(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)
读音:mù【源】①系自妫姓。帝舜之后有虞幕,名思,为夏时诸侯,后世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7,60)。②以地为氏(60,62)。 【望】江陵(17,418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
读音:wú【源】 与无不同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无泽,上古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河南新郑有无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Luánt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即“挛鞮”,详见该条。)
读音:Hé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国臧孙纥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北魏时纥单氏改为纥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然今《魏书》中无纥单氏(7,70)。又,北齐时纥奚氏改为纥(15,21)。【望】 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