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
【源】 毫、豪同源。见《姓谱》(9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毫康,汉时甘陵人,安阳侯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阜平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毫康,女弟为桓帝后,封安阳侯。”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毫、豪同源。见《姓谱》(9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毫康,汉时甘陵人,安阳侯(15,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阜平、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毫康,女弟为桓帝后,封安阳侯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Wēngguōlì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宁衮郭罗(23,6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蒙古镶白旗中有翁郭里氏(256),〔翁郭里〕似即翁郭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翁郭哩古英,清镶白旗人,世居宁衮郭罗,
读音:Yō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四川康定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忻州及吕梁地区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álǐm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(444)。元浙东宣慰使答里麻世礼(248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有答里麻·失里。” (按:
读音:Chě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明史》收载。“明有扯力克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úh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chǔ jì【源】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王若敖之子楚季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,12,17,60)。 【人】楚季融,春秋时陈大夫(4,8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
读音:Cānglín【源】系自己姓。黄帝二十五子,其一曰苍林氏,与青阳氏同为己姓,见《路史》(7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黄帝
读音:Guō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长白山、沾河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郭罗〕(180,260)。②后改为国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马尼之妻
读音:kū hè高车十二姓,五曰窟贺氏。(见《魏书》)
读音:Lěi【源】 ①耒水,源出湖南桂东,为湘江支流。耒阳,秦置县,今湖南耒阳,或因水、或因邑为氏。②湘西苗族龙姓氏族中有耒姓(116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浙江诸暨(36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