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uò

【源】 ①古有洛国,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,灭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其先为落氏,后去草为洛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博爱、辽宁复县、山东临沭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洛忠,明时清浪参将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、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等地均有分布,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初见於 《姓苑》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本落氏,去艹为洛。”郑樵亦注: “即落氏。落下闳亦去草。”②藏族之洛姓,乃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,其中有洛氏,此以族为氏,系出 “”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南凉有洛肱; 北魏有洛齐; 明代有洛忠,清浪参将,以孝旌; 又,江西高安县有洛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án康叔后有顽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石圖里

    读音:Shítúlǐ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呢楚克之继妻为石图里氏(260)。

  • 大季

    读音:dà 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,有二子孔,大子孔,谓之大季氏,即公子志之后(12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。郑穆公之子有二:子孔,

  • 读音:chú【源】 ①余姓所改(60,62)。②生于除月,因以为氏(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广西马山(346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台湾台中(64)、江苏高淳(

  • 姜阿

    读音:Jiāng’ē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熊州之妻为姜阿氏(260)。

  • 司堵

    读音:Sīdǔ现行彝族姓氏。或写作 “司杜”。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、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阿庫

    读音:Ākù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候家支,又作〔沙玛阿库〕,云南宁蒗、沙玛米姑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雜辣

    读音:Zálà【源】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察喇〕(24,31,63)。【人】杂辣公济,西夏时御史大夫(31)。

  • 蘇尼特

    读音:Sū’nítè【源】 ①元时蒙古贵族姓(24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颜鄂隆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呢特氏(256),〔苏呢特〕似即苏尼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

  • 公宣

    读音:gōng xu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子宣叔之后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鲁公子宣叔之后。” 系出姬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