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烏丸

烏丸

读音:Wūwán

【源】 ①乌丸出乌桓国,为东胡别种,在山西境北外,汉初匈奴灭其国,余众进乌桓山,因以号乌桓,后渐众,汉末为曹操所破,其遗民居那河(即嫩江)之北,自称乌丸(87)。当以国为氏(60,62)。②北魏时王神念之父冏,为护乌丸校尉,因号乌桓王氏,其后有乌丸氏(60,62)。③南北朝后周赐王德、王轨等为乌丸氏(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桓氏(12,27,60,70),或改姓王(27,70)。②至金、元时改称兀颜氏,至清又改称乌雅氏(180)。【人】 乌丸远,北齐时和州长史(21,242),亦作乌桓远(11,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。并注:①“本作‘乌桓’,西域国名,后以为氏。《通鉴·胡注》:‘乌丸盖出于东胡乌桓之种,因以为氏。’”②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后魏王神念父冏为护乌丸校尉,因号乌桓王氏。”据此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……其后有姓乌丸者。”③其据《周书》注云:“后周王德、王轨皆赐姓乌丸氏。”则此当为王姓所改。

北周有乌丸·泥、乌丸·轨;北齐有乌丸·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牙

    读音:Hǎiyá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维吾尔族姓,河南渑池有此姓。”

  • 读音:Mù慕姓源自高辛氏,出自慕容姓。为慕容姓简化而来。早期活动于西北,后在敦煌郡形成郡望。慕姓历史人物有元代慕完,少年时聪敏好学而胸怀大志,历官侍御史、刑部侍郎,善于断案,执法平允。明代官员慕容

  • 读音:Wě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一说,宋时有太府卿赵鼎臣者,异名苇溪翁,其后或因以为氏。或以草名为氏,如、莠、蒍之类(62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(392

  • 读音:Jì蓟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。周武王立国,封黄帝之后于蓟(今北京西南),后国灭,原蓟国君主族人便以封地为姓。蓟姓历史人物有蓟子训,汉代建安年间术士,当时京城人对其道术深信不疑,常与官员及社

  • 索盧

    读音:Suǒlú【源】 ①索卢,北魏时置县,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15里。以地为氏(60)。②北魏时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索罗〕(60,62)。【望】 淮

  • 介顛

    读音:Jièdiān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枚柏

    读音:Méibó【源】 商臣比干之后有枚伯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Zhè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呷哈

    读音:Xiā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
  • 三危

    读音:Sānwē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注云: “危姓出自三危氏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