秏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239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秏,又姓。出何氏 《姓苑》。呼到切。”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239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秏,又姓。出何氏 《姓苑》。呼到切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ǐ huá与“史叶”同。
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周礼》天官膳夫:凡王之稍事,设荐脯醢。脯醢是饮酒肴盘,或因以为氏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ǎn【源】 ①周文王时四友之一散宜生之后(7,17,60)。②西夏人姓(31,101)。③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7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8)。【布】
读音:Wūdé’én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中(429)。
读音:Lěngqū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íshīdài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60,62)及《广韵》(63)。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俱收载,均引自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。且与 “
读音:Hàjīnàkā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机纳喀氏(256)。
读音:Chángzhòng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444)。【人】 长仲穀,晋时太宰参军,著《山阳先贤传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其注称:“晋有太宰参军长仲·谷。”
读音:Chèmùgǔn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出自金时女真人沈谷氏(23)。世居喀喇沁(23,63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彻穆滚〕(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金代,为女真族姓,“以姓为氏”,《金
读音:Fēng【源】 ①伏羲氏风姓。春秋时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等国皆风姓之裔(7,11,12,15,17)。 ②女娲氏亦风姓(21,60)。 ③台湾土著赛夏族巴卢巴伊氏后改为风姓(65,174)。 ④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