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óng

童姓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后裔,黄帝有个儿子叫颛顼,他的儿子名老童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中的字为氏。

童姓发源于山东北部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向南迁到今安徽、河南等地,也有定居于今江苏、江西者。唐末五代时期,今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俱有童姓,并有一支入迁福建。至宋元时期,童姓已成为南方重要姓氏。明初,山西童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,被分迁于今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如今,童姓尤以云南、浙江等省为多。

童姓历史人物有东汉人童仲玉,山东富豪,乐善好施,灾荒年间开仓救济灾民。因其教子有方,其子女也是爱子如民的贤吏。童佩,明代藏书家。拜归有光为师,以诗文往来于士大夫间,诗风清峻。善于考证书、画、金石。童钰,清书画家、藏书家。少年时善于画山水、梅兰竹。其常在月下绘梅,有“疏影横斜”之妙。爱书如命,无钱则典当衣服而购书,所藏书籍超过几万卷。童第周,现代生物学家、实验胚胎学家,主要研究文昌鱼等鱼类胚胎,在脊索动物、鱼类和两栖动物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。

童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童国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颛顼之子号老童,其后以号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③明时女真人姓(61)。④景颇族勒托氏汉姓为童(166)。⑤彝(130)、回(176)、满(181)、锡伯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渤海、雁门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云南多此姓。【人】 童仲玉,东汉时琅琊人,循吏童恢之父(21)。童猛哥帖木儿,明时女真人,袭职斡朵里万户,永乐中授建州左卫指挥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白、彝、壮、苗、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颛帝生老童,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今建昌有此姓。望出渤海。”(或按:“以王父字为氏”,惟见于周末,未知五帝之时有此义否。)②白族有童姓。盖出自“朵希薄”。白族称巫师为“朵希薄”,此以职业为氏。或改为单姓“童’、“”,乃取“朵希薄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“”、“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白族》。

汉代有童恢,姑幕人,丹阳太守;宋代有童贯;明代有童佩;清代有童昌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汉代有尫充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Kě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,岢岚,在今山西境内。”

  • 读音:xiǎn【音】 冼氏有Shěng、Xiǎn二音(24,63,81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冼(Xiǎn)。【源】 源出南方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冼劲,晋时南海人,家本武帅,世为部曲,

  • 拨略

    读音:bō lüè拨略氏后改为略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元賣

    读音:Yuánmài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榆次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hǔ/Juu,Ju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监尹

    读音:jiàn yǐn楚监尹大心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按监尹为监马尹。(见《左传·昭三十年》)

  • 读音:Shí【音】又音时(Shí)(17)。 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,63)。 【望】巨鹿(17,418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

  • 莽努

    读音:Mǎngnǔ【综】清蒙古正黄旗中有莽努氏。莽努伊勒都齐,清顺治中入关,败李自成等功,累官正黄旗满洲副都统,兼刑部侍郎,封二等男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

  • 读音:tí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为亭长之后,或封亭侯者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桃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