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uān

【源】 ①古有端国(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),春秋时灭于晋,晋大夫食采于端,因氏(17)。②战国时韩、魏、赵瓜分晋,封晋君于端,子孙因氏(60,62)。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省文称端氏,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(17,60)。【望】东阳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端复初,明时溧水人,本姓端木,官湖广参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、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新疆之塔城,江西之新余,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晋既分,乃封其君於端氏,因为氏。”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②又据 《端家谱》 注云: “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以省文称端氏。” 此则系端木氏所改。③又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云: “古有端氏国,灭于晋。晋大夫食采於端,因氏。”此端氏国既“灭於晋”,当与三家分晋后之 “封其君於端氏”者不同,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; 且,“晋大夫食采於端”,当与“封其君於端氏” 亦有所不同,知此当以邑为氏。

元代有端真; 明代有端澄,洪武进士; 又有端宏,当涂人,景泰进士,湘王府长史; 又有端淑卿,女诗人; 清代有端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uān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汉代有嚾唯。(见《奇姓通》)。俗写为 ‘歡 (欢)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作“��”; 《

  • 读音:wǎng【源】 ①相传为古帝伏羲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周时宋微子之后有罔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③西夏人姓(7,24,54,95)。【人】 罔进忠,西夏时知中兴府事(24)

  • 夕姑

    读音:xī g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有夕姑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,春秋时曹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夕姑即夜姑、射姑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

  • 读音:máng【源】 原非汉族之姓。茫蛮原关南种(云南关索岭之南,称关南)其君以茫为号,因以为姓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茫端臣,宋时承议郎(15

  • 泡戚

    读音:Pàoqì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,汉姓为戚(168)。

  • 子罕

    读音:zǐ hǎ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,字子罕,其后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)。②春秋时宋大夫乐喜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子轩氏,亦作罕氏(12,60)。历史上罕

  • 綴罕

    读音:Zhuì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珠尔罕〕(24)。【望】金源(71)。

  • 乞乞

    读音:qǐ qǐ【源】 唐时渤海郡有乞乞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人】 乞乞仲象,唐时粟末靺鞨首领,其子大祚荣建渤海国,以大为氏(436)。一说,乞乞仲象姓舍利(7,60)。历史上渤海国姓氏。《

  • 读音:Ché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台湾(63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邯郸

    读音:hán dān嬴姓,赵穿食邑邯郸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晋赵盾从父昆弟子曰穿,食采邯郸,因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▲〈春秋晋〉邯郸午,大夫。〈三国魏〉邯郸淳,颍川人,名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