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克
读音:Nàkè
【综】 源自金时女真人拿可氏。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纳克氏(256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,为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【综】 源自金时女真人拿可氏。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纳克氏(256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,为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ǐ xī【源】 系自姓,春秋时楚平王之子公子申,字子西,为令尹,死于白公之难。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Mùlíng【源】 代北人姓(27)。当系丘目陵氏省字而成。
读音:Hēirě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Dǔqū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hé【源】 ①郃氏即合氏,以地为氏(60,62)。郃或即战国时魏邑合阳,故城在今陕西合阳。 ②北魏时改大莫干氏为郃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5,17,27)。【望】 平卢(17,418
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áng/Char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Tèjímèng鄂温克族姓氏。出自索罗共氏族,汉意指纯正的索罗共人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 有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zǐ hán齐顷公子韩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Shù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淮南子》 注云:“黄帝臣有䜿亥。豎姓始此。(按:原文如此, 姓氏词头与释文用字有别——或作“䜿”, 或作“豎”, 疑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