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iá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去疾,字子良,其后以字为氏,见《姓考》(3,7,9,12)。②下邳有古良城(在今江苏邳县南)、幽州有良乡(在今北京房山),必有以地名为氏者(60,62)。③壮族姓。唐、宋时岭南壮族先民以部族旗子颜色为姓,有黄姓。良系壮、泰语黄字之音译(250)。④汉时羌人有良氏(17)。⑤回族姓(344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口不多。【人】 良佐,春秋时郑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,今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、平度、昌乐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郑穆公子子良之后。”此当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姓考》 称: “春秋时郑穆公名去疾,字子良,其孙以祖父字为氏。” 有误。盖郑穆公名兰,文公子,去疾者,乃穆公庶子也。)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下邳有古良城,幽州有良乡,必有以地为氏者。” 古良城在今江苏邳县北六十里;良乡,今属北京,在房山县境东。

春秋时郑有良霄 (郑穆公庶子公子去疾之孙);汉代有良就,河间相; 又有良贺、良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羽真

    读音:yǔ zhēn【源】 ①北周高琳之五世祖为高句丽人,自燕率众归魏,拜第一领民酋长,赐姓羽真氏,见《周书》(27,60,70)。②北魏皇兴二年,羽真国遣使朝献,见《魏书·显祖纪》。又,辽东勿吉国旁

  • 尚佳

    读音:Shàngjiā【综】 清宣宗(即道光帝)之豫妃为尚佳氏(72)。清正蓝旗满洲闲散关音保之妻亦为尚佳氏(260)。

  • 播盃

    读音:Bōbēi【综】 西夏人姓(240)。亦作〔播杯〕(240)。

  • 读音:zú【音】 又音醉(Zuì)(7,17,21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)、《直音》(21)、《广韵》(11,80)。【望】彭城(17,60,418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

  • 金勒

    读音:Jīnlè珞巴族姓氏。出自阿帕塔尼部落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哈忒乞歹

    读音:Hàtèqǐdǎ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433)。

  • 读音:Hòng/Hung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
  • 阿里温

    读音:E-lǐwē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沙班,阿里温氏,元至治二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

  • 瑚爾琿

    读音:Húěrhún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瑚尔浑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锡喇塔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格魯克

    读音:Gélǔkè裕固族姓氏。或作“格鲁”,本指喇嘛教之格鲁派,即黄教,或以教派为姓。后改音姓“葛”,盖取格鲁克之首音谐“葛”而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