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Kuís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孝子传》云: “彻辰台,奎苏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á【音】 亦音屠(Tú)(80)。【源】 ①炎帝葬于茶陵(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)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系自子姓,茶即䣝
读音:Zhūlā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诺睦之妻为朱拉特氏(260)。
读音:Bāyá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齐齐哈尔(23,63,180,260)。巴颜为辽时属国,金时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)。后改为富氏(180,196)。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敖汉(23)。③
读音:Déběn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武拉家支(375)。
读音:Dǒng董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世职为姓氏。周朝有大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,董督晋国典籍史册,子孙世袭官职,并以官为姓氏,称为董氏。二是赐姓,源于己姓。据说帝舜时有董父精于饲龙
读音:T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úshì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Yèmòl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bèi qí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,奔魏,封益都公,见《魏书》(7,12,60)。【变】 作〔倍利〕(6,7,12),误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