賽夷
【源】元时西域之族长称赛夷,因以为氏(24,57)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赛音〕(24)。②木八剌,赛亦氏,元至正中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〔赛亦〕似为赛夷之异译。【人】阿里罕,赛夷氏,元宪宗时为天下质子兵马都元帅(57,399)。
【源】元时西域之族长称赛夷,因以为氏(24,57)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赛音〕(24)。②木八剌,赛亦氏,元至正中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〔赛亦〕似为赛夷之异译。【人】阿里罕,赛夷氏,元宪宗时为天下质子兵马都元帅(57,399)。
读音:fāng léi【源】 相传黄帝元妃西陵氏(即嫘祖),名方雷,其后有方雷氏(11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黄帝妃西陵氏女名方雷之后。” 据此,《姓氏词
读音:Shùzhǎng【源】 庶长,秦时官名。秦、汉时爵分20级,10为左庶长,11为右庶长,17为驷车庶长,18为大庶长,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皆将军也(62)。其后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【
读音:Yōux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宣和遗事·后集》: “掌骑吏千户,姓幽西,名骨碌都。”此当为少数民族姓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Lùp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列仙传》 有鹿皮公。
读音:zuǒ shī周左师触詟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平公三年,楚共王拔宋之彭城,以封宋左师鱼石。(见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)
读音:gōng shī掌工匠之官,鲁有郈工师驷赤,其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工师喜,以舍人从破秦,以郎中入汉。(见《汉书·高惠功臣表》)
读音:jí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伋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齐太公之子丁公伋之后有伋氏(6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南、嘉义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。
读音:C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东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东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Hánjué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韩献子厥之后,支孙因以为氏(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,韩献子厥,支孙氏焉。”献子,谥号,其名厥,
读音:qū tū【源】 鲜卑人姓(242)。南北朝时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库莫奚之姓,原居今河北围场境,后徒昌黎,即今辽宁朝阳。北魏登国十年始归魏,至孝文帝时改屈突氏为屈氏,后至西魏时又复旧姓为屈突(70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