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ōu

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姒姓,越王勾践之后。二是源自曹姓,以国名为姓。周代有邹国,又称邾娄,后为楚所灭,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。

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。西汉以后,邹姓一支迁居河南邹坊。魏晋南北朝,邹姓南迁于江浙一带,后又散居于闽粤一带。唐代,邹姓入闽。南宋时,邹姓迁居广东,以后又广泛分布于今江西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明初洪武年间,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明清之际,邹姓赴台,及至海外。如今邹姓在四川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等省为多。

邹姓历史人物有邹忌,战国齐相。齐威王时,他以鼓琴节奏说明治国之道,得赏识,被任为相。邹阳,西汉文学家,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,阳与严忌、枚乘等俱仕吴,以文辞知名。邹伯奇,清科学家,精通光学、天文、历算,著有《格术补》《赤道星图黄道星图》等。邹容,近代民主革命者。赴日留学,积极参加革命活动。回国后参加爱国学社,著《革命军》,宣传革命是“天演之公例”、“世界之公理”,号召推翻清朝统治,建立“中华共和国”。

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十五位。


【综】 台湾台北多此姓(64,68,261)。按,邹为邹之俗写,故邹氏源于邹姓,今台湾有人分邹与邹为两个姓。


邹本邾娄国,改为邹,后以为氏,帝颛顼之后所封。(见《说文》)

宋愍公之后,正考公食采于邹,生叔梁纥,遂为邹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▲<汉>邹长倩,公孙弘之故人。<金>邹谷,诸城人,大理寺丞。<明>邹迪光,无锡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扈

    读音:Xíngh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行扈,农正,昼为民驱鸟。”当以官为氏。

  • 張訛三

    读音:Zhāng’ésān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。由汉姓张与蕃姓讹三所合成(95)。

  • 白麗

    读音:Báilì【源】 云南独龙族姓(家族名)(104)。独龙族姓氏。云南之贡山有分布,本家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独龙族》。

  • 姆魯特

    读音:Mǔlǔtè【源】 鄂温克族姓。属索伦部讷莫尔千部落(192)。

  • 读音:Zh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以水名为氏,冀豫边境有清漳河、浊漳河两源,均出山西东南部。台湾高雄、彰化、台南(64)、台北、台中、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

  • 读音:gé【源】 ①商纣王之谀臣蜚廉(一作飞廉)之子名革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②相传为汤臣夏革之后(60)。③革、棘,古时为同姓(60)。④西夏人姓,见《宋史》(60)。⑤满、蒙古

  • 子家

    读音:zǐ jiā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庄公曾孙公孙归父,字子家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21)。②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大夫庆封,字子家,其后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望】

  • 读音:Hé和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传说尧时管天文历法的和仲、和叔的后代以祖上职官为荣,因以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春秋时楚国献和氏璧的卞和。三是改姓,北魏有素和氏,入

  • 读音:kuí【源】 ①古有鄈国,山阳鄈城即其地。山阳系战国时魏邑,故城在今河南修武西北35里。当以国为氏(17)。②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此或指鄈丘故地,故城在今山西万荣东北介山之

  • 读音: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(64)、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