鹖冠
读音:hé guān
賨人,以鹖冠为姓。(见《风俗通》)
亦作褐冠氏。
賨人,以鹖冠为姓。(见《风俗通》)
亦作褐冠氏。
读音:yì【源】①系出姬姓。春秋时晋翼侯都翼(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),后迁于随,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系自曹姓。翼,春秋时邾地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),邾子之后有翼氏,见《路
读音:bēi liáng【源】 卑梁,春秋时楚国边境之邑,与吴国接境,后以邑为氏(21,60,8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国边邑,后以为氏。” 《史记·吴世家》载:
读音:Zhuàng/Juang,Jwang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浙江萧山(209)、江苏高淳(305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Chù/Chwu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读音:Guǒ’ěrmǐn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(260)、清满洲正白旗(259)均有果尔敏氏。
读音:Mòs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Hóngzhuǎ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Tǐjué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黎家支(375)。
读音:shēn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舜之友续身之后有身氏(60,62)。②汉西域身毒国(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)人,入中国者以国为氏(60,62)。③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龟兹国(故城在今新疆库车、沙雅二县之
读音:Wǔ武姓来源比较复杂,主要有五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。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,死后谥号为“武”,史称宋武公,其子孙便以其祖辈之谥号为姓氏,亦称武氏。是为河南武姓。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