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七窍

七窍

指头面部七个孔窍(眼二、耳二、鼻孔二、口)。五脏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,五脏有病,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。故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;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;肝气通于目,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;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;肾气通于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。五脏不和,则七窍不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参生脉散

    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即生脉散,见该条。

  • 引经证医

    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程梁撰于1873年。书名“引经”,是指书中引据《内经》论证医理。卷1~2论述内科诸病,辨析医理,结合作者学术经验,有一定的发挥;卷3~4为作者的内科及妇科医案;末附《内经》原文辨

  • 丁子香

    见《齐民要术》。为丁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细叶飞扬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小飞扬草,详该条。

  • 中风脱证

   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。见何廉臣选编《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》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凡中风昏倒,……若口开心绝,手撒脾绝,眼合肝绝,遗尿肾绝,声如鼾肺绝,即是脱证。更有吐沫,直视,肉脱,筋骨痛,发直,摇头上窜,面

  • 半表半里证

    证名。指邪既不在表,也不在里,而是在表里之间的病证。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……小柴胡汤主之。”《伤寒论条辨

  • 卒然无声

    病证名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会厌者,音声之户也。”“人卒然无声者,寒气客于厌,则厌不能发,发不能下,至其开阖不致,故无音。”即卒失音。见该条。

  • 牛髓煎丸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六方。牛髓、羊髓、白蜜、酥、枣肉各一斤,茯神、川芎、天门冬、桂心、当归、牛膝、人参、防风、五味子、鹿角胶、菟丝子(酒浸)、熟地黄各一两,肉苁蓉(酒浸一宿,刮去皱皮,炙令干)二两。前

  • 烧针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即温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医疗众方规矩

    方书。3卷。日人曲直濑道三纂辑,曲直濑玄朔补辑。汇辑在日本广泛应用的医方并加简要解说。分感冒、伤寒、中寒、中风、中暑、中湿、霍乱、泄泻、痢疾、疟疾等48门,收正方283首,附方46首。诸方大多出自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