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白喉假膜位于喉、气管、支气管者,大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来。表现为喉梗阻症状,开始声音嘶哑,咳声如吠,甚至失音,继则出现呼吸困难,烦躁不安;严重时口唇紫绀,三凹征;甚至昏迷、窒息,兼有发热。多为
医方书。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延边分会编。全书载验方192条,方剂组成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。主要介绍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科的用药特点。1981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病名。即中消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腑门》:“消脾,缘脾经燥热,食物易化,皆为小便,转食转饥。”详中消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黄荆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。字元平。临床常兼用道术迷信治疗。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禹锡条。
出《隋书·外国传》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椿叶。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雪里开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