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栝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模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商阳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嵇清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目衄,详该条。
见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即蚕蜕,详该条。
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书名。又名《痘疹世医心法》。12卷。明·万全撰。刊于1568年。卷1~8阐述痘症的特点,以及发热、出见、起发、成实、收质、落痂、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;卷9疹毒;卷10妇女痘疹;卷11~12为治疗
见《四川中草药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十问之一。嗜睡(多寐)多因阳虚阴盛,或痰湿困阻。昏睡而伴有高热,为邪犯神明;神倦肢怠而多卧,为气弱神虚。病后身热喜眠,为余邪未清;无热喜眠,为正气未复。失眠(不寐)虚证较多,可见于心血不足、心肾不交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