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指脉法

中指脉法

小儿脉法。《幼幼新书》引《宝童》:“孩儿五七岁,五藏脉方现。中指两畔内,于中仔细看。左主五脏,右主热生惊,洪大主热,弦数主肝动风,七八至为息数和平。”临床可作辨证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脑渗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即鼻渊。详该条。

  • 秘珍济阴

    妇产科著作。清·周贻观辑。3卷。刊于1830年。周氏采集群书,参以己见,辑成此书。分调经、求嗣、胎前、产后四门,概述妇女经带胎产常见病的病因、病机、病证及治法,并附以歌括,便以读者记诵。现存初刻本。

  • 鼻齆(wèng 瓮)

    证名。又名齆鼻。齆,鼻病也(《玉篇》)。又鼻塞曰齆。①指嗅觉失灵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鼻气不宣调,故不知香臭,而为齆也。”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。如《十六国春秋后赵录》有“王谟齆鼻,言不清畅”

  • 医便二集

    见医便条。

  • 姚健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应凤条。

  • 延龄固本丹

    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四方。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、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洗)、山药、牛膝(酒洗)、杜仲(去皮,姜酒炒)、巴戟天(酒浸,去心)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山茱萸(酒蒸)、茯苓、人参、木香

  • 产后发斑

    病证名。属产后危证之一。因产后败血流入脏腑,肌肤四肢热结流注,转还不得所致。《女科备要》(作者佚名):“产后面黄色干,口中流血,遍身色点生斑如何?答曰: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,皆满流入肌肤,败血出入,流走

  • 驳骨消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臂出臼

    病名。即肘关节脱臼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又名曲瞅骱出、肘骨出臼,臂骱落出。因跌仆、扭撞所致。可分为前、后脱臼,以后脱臼为多见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功能障碍及弹性固定。前脱臼多并发肱骨髁部骨折、肘关节呈

  • 食劳复

    病症名。一名食复。因病后饮食不节,脾虚气弱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脉已解,而日暮微烦,以病新差,人强与谷,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,故令微烦,损谷自愈。”《广温热论》:“若因饱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