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藏经

中藏经

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华氏中藏经》,旧题汉·华佗撰。前有论述49篇,以论证、论脉、论脏腑虚实寒热、生死逆顺之法。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,并介绍治疗方剂。书中并附《内照法》6篇。现存多种刻本,建国后有排印本及校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青鱼胆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活人葱豉汤

    即葱豉汤第二方,见葱豉汤条。

  • 李立之

    【介绍】:宋·儿科医生。临安(今杭州)人。以擅长儿科名闻一时。据传有儿患乳搐心者,婴儿忽喑哑,不能出声。令以被裹小儿,掷之于地,儿大惊,遂能声言。时人称其医术高明者。

  • ①泛指一切食物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形食味。”“味伤形。”②气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味厚者为阴。”③量词。单方独味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肺热似火燎,……宜一味黄芩汤。”④动词。钻研、体会。

  • 配穴法

    指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。常用的有:前后配穴法、俞募配穴法、表里配穴法、原络配穴法、远近配穴法、子母配穴法等。详各该条。

  • 钱氏经验良方

    参见幼幼集条。

  • 气食泄

    病证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气食泄,腹痛下无休时,去如蟹渤者,气食交并而作泄也。”《世医得效方》治气痢泄如蟹渤,可用牛乳汤、异香散、木香匀气散等方。参见气泻、食泻条。

  • 足少阴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少阴之本,在内踝上下三寸中(按:《黄帝内经太素》“三寸”作“二寸”);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内踝下上三寸中为踝下一寸,照海也,踝上二寸,复留、交信也。

  • 芦荻头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芦竹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问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所论诸病,既非风寒之外感,又非情志之内伤,古书没有记载,口授相传,故名。篇内讨论了十二种病证之发病机制、证状及针刺方法,即:欠、哕、唏、振寒、噫、嚏、亸、泣出、太息、涎下、耳鸣、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