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食道。上接咽部,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。为饮食入胃的通道。
病证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即尘埃入目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天蛇头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苦楝皮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俗称琉璃胎。指孕至五、六个月,胎体渐长,由于脾肾阳虚,运化输布失职,以致水湿泛溢,流于四末。症见两足浮肿,遍及下肢,渐至周身,头面俱肿,小便短少。脾虚者,兼见倦怠无力,脘腹胀闷,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青叶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黄帝疗小儿疳痢,脱肛体瘦,渴饮,形容瘦瘁,诸般医治不差者,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,炷如小麦大。”近代《经穴治疗学》列作奇穴,名小儿疳瘦;《腧穴学概要》称小儿疳痢。位于尾
病证名。伤食之一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二:“伤蟹腹痛者,丁香、紫苏、生姜。”《证治要诀·伤食泻》:“食蟹,太过致伤,一味丁香足以治之。”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:“鱼蟹积,香苏散多加生姜陈皮煎。”参见伤食条。
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即年老血崩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