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微旨论

伤寒微旨论

书名。2卷。宋·韩祗和约撰于1086年。原书已佚,后世刊印本系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录编成。全书自伤寒源至劳复证共15篇,论述辨脉,汗、下、温中等治疗大法,用药和某些病证的证治,并附方论、治案。韩氏在阐发《伤寒论》的学术经验方面,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发展,论著颇为后世所重。但王履在《医经溯洄集》中批评韩氏“将温暑作伤寒立论”,应予注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状元红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素灵药义

    见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条。

  • 苦龙胆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金龙胆草,详该条。

  • 齿燥

    指前板齿(门牙)干燥不润。新病齿燥,伴有垢秽、口臭等,多属肺胃火盛,津液大伤。久病齿燥如枯骨样,多属肾阴严重亏耗,病多危重。

  • 五粒回春丹

    即小儿回春丹,见该条。

  • 袁淳古

    【介绍】:见袁坤厚条。

  • 香樟木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樟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曹怀静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履贯不详。业儒兼研究医学书籍,对滑寿《诊家枢要》尤感兴趣,曾用数十年功夫予以补充,编有《诊家补遗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李氏经验广集良方

    见仙拈集条。

  • 头颅盖

    骨名。又名天灵盖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