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仲景论十二种脉象。即纵、横、逆、顺、反、覆、高、章、纲、、卑、损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《内经》十二,仲景十二,凡得二十四脉,未尝非辨证之旨诀,而世皆置若罔闻,则有于司命之职矣。”
指小儿心神受到拂逆而致的精神神经症状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小儿随其心性,不可触逆;凡有所爱之物,不可强直取之。心神所好,若不遂欲,心气解散,神逐物近,不食不言,神昏如醉,四肢垂軃,状如中恶者,称为物触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石荞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冲和膏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儿科医家。字慎伯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沈好问之子,世代精于儿科,允振得其家传,亦精医术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鹰不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土贝母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