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使道

使道

①指鼻孔人中沟的部位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使道隧以长,……百岁乃得终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:“使道谓是鼻孔使气之道。”②气血流通的道路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而不通,形乃大伤。”王冰注:“(使道)谓神气行使之道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疏风养血汤

    《伤科补要》卷三方。荆芥、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天花粉、白芍药、秦艽、薄荷、当归、红花。水煎服。用于破伤失血后之调养。

  • 肘前

    肘部的内缘。《灵枢·论疾论尺》:“肘前独热者,膺前热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肘前,内廉也。手三阴之所行,故应于膺前。”

  • 外感腹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指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腹胀。详伤寒腹胀、风湿腹胀、湿热腹胀、寒湿腹胀条。

  • 俞府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12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锁骨下缘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的前支,并有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呕吐,不嗜食,胸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,

  • 压椎法

    推拿方法。在背部选择脊柱有压痛的棘突,以拇指或其他手指左右滑动地用力按压。常用治疟疾及各种脏腑疾患。

  • 手太阳

    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手太阳小肠经,见该条。

  • 经如虾蟆子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来下肉胞、经来下血胞。《妇科易知》:“经水过期,其人腹大如鼓,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,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。宜气血双补法。方用十全大补汤。”相当于葡萄胎,可中西医结合治疗。参经闭腹大如鼓

  • 支节烦疼

    证名。亦作肢节烦痛。指四肢关节烦热疼痛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。”《伤寒论辑义》卷三:“支节者,四肢百节也。若言百节,则似周身百节烦疼,此恐不然,当是四肢之

  • 血热经迟

    病证名。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而来。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:“血热者,经期当早,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。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,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。治宜清火滋阴,以加味四物汤、加减一阴煎、滋阴

  • 肺饮

    痰饮之一。因饮邪在肺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:“肺饮不弦,但苦喘、短气。”参见痰饮、支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