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即猫眼草,详该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病名。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、膈所致。症见牙关紧塞,口不能言,唇清面紫,时流冷涕,汤水难咽,咽喉肿痛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哑瘴喉症犯咽膈,口不言兮牙关塞,面紫唇青冷涕流,风疏痰降即无厄。”治宜疏风宣肺,祛
黄疸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热邪在骨髓,而脑为髓海,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,则身体发黄,头脑痛,眉疼,名为脑黄候。”治宜石膏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①厥,孤绝。厥阳指阴虚阳亢,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。”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飞扬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传说中唐尧时期药学家,常在深山采药,有时也给人治病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卫气》。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云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