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名,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2卷,东晋·陈延之撰,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。本书早佚,其佚文散见于《外台秘要》、《医心方》等书中。
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葛上亭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名真中风。详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何游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生于眉部。证治同疔疮。
病证名。又名连舌、绊舌。由于舌尖下的膜(即舌系带)短缩,舌尖受其牵绊,以致舌头转动伸缩不灵,妨碍吮乳。年龄稍大,则见发育困难,吐词不清。处理方法:可用小毒的钝头小剪刀,将舌下系带剪开,在剪口外搽枯矾水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百会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宋史·艺文志》,释音一作释言。1卷。唐·杨玄操撰,已佚。
病证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指非经期而突然阴道出血,量多如注者。多因暴怒伤肝,血失所藏;或气虚气陷,失于统摄;或跌仆损伤冲任,以致经血失于约制所致。治宜止血为主,以防晕厥虚脱。方用十灰散,兼服独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