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黄花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枫荷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五品。
病名。见《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》。即痱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两胯肿痛,由风木挟相火以烁阴血所致。……宜清肝火、和阴血、祛湿热,以固胎元,可服消肿定痛汤。”(柴胡、龙胆草、焦梔、生地、黄芩、白芍、秦艽、当归、川芎、薄荷、甘草、连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由阳虚,复感湿热结滞而成。此证发展缓慢,患处皮肤坚硬肿痛,初起白泡,渐扩大形长似鱼脊,破后流黄水,成脓较迟。治宜补气温散活血。始用隔蒜灸,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;内服内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斑蝥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