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养阴润燥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核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
  • 顾世澄

    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一名澄,字练江。安徽芜湖人。出身世医之家,迁居扬州,在扬州业医四十余年,闻名于当地,尤以长于疡科著称。曾汇集前代有关治方,并录其先祖宁华、父青岩家藏秘方,辑成《疡

  • 鸡脚七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花蝴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华父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总卿条。

  • 当归润肠汤

    见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七。即润肠汤第二方,见该条。

  • 鱼鳞草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苦欲补泻

    用药法则之一。根据五脏生理特性及病变采用补泻法则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;……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;……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;……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;……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

  • 清热开窍

    开窍法之一。又称清心开窍。是治疗温热病神识昏迷的方法。此法多以芳香开窍药与清热药同用。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、胡言乱语、烦躁不安、唇焦齿燥、四肢抽搐,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,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。

  • 鬼堂

    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,名鬼堂。”所指即上星穴。又《千金翼方》作尺泽穴别名。

  • 莲心

    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莲子心,详该条。